军机大臣

清朝的京官中,谁掌握的兵权最大?

清朝的时候,按照规制,兵部统辖全国兵权,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清朝建立之初,当时兵权掌握在议政大臣手中。鳌拜当时就是以议政王大臣的身份,挟持幼帝,掌握兵权,独揽大权。按常理来说,内阁是清朝最高行政机构,应该将兵权交给内阁大学士。这些入南书房的官员,职权上可能没有掌握兵权,但因为参与决策,成为当时清朝最有兵权的京官。但总体而言,清朝设立军机处后,京官中想要获得最大兵权,必须入选军机处。

清朝有十二个铁帽子王,几乎全都有功劳

明朝朱元璋共生育了26个儿子,除了皇太子和夭折的幼子外,其余24个儿子全部封为亲王。可想而知,能够获得铁帽子王的爵位,一定是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的人。>这12个铁帽子王里,绝大多数是靠功劳获得。由于他这个家族不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几代传下来后,他只能承袭辅国将军的爵位。1898年,在“戊戌变法”中,奕劻帮了慈禧太后大忙,获得了“世袭罔替”许可,从此成为清朝第十二个铁帽子王。

慈禧和恭亲王第一次交手,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取得了重大突破

自咸丰驾崩以后,恭亲王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和慈禧一直是默契的政治合作伙伴。然而随着奕位高权重越来越忘乎所以,甚至是到了挑战皇权,挑战垂帘听政权威的地步。这个时候慈禧就不得不腾出手来收拾奕了。恭亲王奕契机出现在同治四年三月初四日,这一天奕像往常一样进宫朝见太后。在完成了请安等礼仪后,慈禧便拿出了一份奏折,对奕说:你被弹劾了!奕很不以为然,这不难理解。

清朝有段时间,军机处成了通讯社,所有密令未发出当事人已知道

越南国王十分感激,主动要求孙士毅当国王,自己退居二线。之后,孙士毅悄悄查阅了皇上的赏赐登记簿,发现近期并无任何赏赐记录。最让嘉庆感到无奈的是,内部经常发生泄密事件,皇上要处理谁、提拔谁,还没发文,当事人就知道了。原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军机处俨然成了通讯社,各种国家机密源源不断外流,国家权力中心一点严肃性都没有。雍正抓住这个案例,严肃处理了泄密者,完善了制度,为军机处工作人员画了一道醒目的红线。

一代爱国名相死因成谜,林则徐哭着为其写挽诗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写过一首《哭故相王文恪公》的挽诗,诗中有「”伤心知己千行泪,撒向平沙大幕风”的沉痛诗句。这位故相王文恪公就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军机大臣王鼎。王鼎,陕西蒲城人,字定九,曾授大学士、太子太师。1825年,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时,王鼎已经是军机大臣了。为什么王鼎的死会让林则徐如此痛心呢?原来,王鼎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是一位非常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鼎和林则徐虽然

起草慈禧向列国宣战诏书的大才子命运:也是一把夜壶

刘坤一书法清光绪二十六年,岁在庚子,五月廿五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向11国宣战。从文本上说,这封诏书写的不错,文才斐然,气势豪迈,情理交融。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昨日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