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宗十三位祖师往生事迹

净宗十三位祖师往生事迹对于修念佛法门的人来讲,了解各位祖师的德号和事迹是必要的。所以,现将书中简介念佛宗十三位祖师的德号,与临终见佛往生的事迹,真诚推荐给各位同修:第一祖卢山慧远大师——精通六经及老、庄之学。次日寝疾,至七日端坐入寂,卒年八十三。莲宗三祖承远大师。因感其言而栖心净土,书“生死大事”四字於案头以自警。

老人寓所随缘开示(三)

老人寓所随缘开示(三)(问:师父您请坐,我们今天来了十七个北京的居士,有一个是您灌过顶的,有三个是齐志军老师给灌的顶。因为密宗者,就是要三密加持,所谓三密就是,身口意三密加持。所以这个净土宗啊就是密法,打开来见到本性,那就是禅法。事业部,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这是内三乘。第三个就是无比圆满相应次第,就是阿底亚嘎。禅宗所讲的,开悟见性之后,破初关,再用功保护,破重关。

老人寓所随缘开示(二)

老人寓所随缘开示(二)①所以说,向上一着,千圣不传。所以现在,末法时代,说起来就是净土宗最相应了。所以各人随自己根器,道理要通,原理要通。这是破坏人的慧命啊!所以能够相继,今天脱开,明天脱开,后天脱开,很了不起了,这才是静中静中相继。这保字功夫不要,放任了已经,随心所欲了,但不动心。努力修啊,时时在下座时观照啊,把这个境界脱开的时间(间隔)缩短。还要动中(相继)

净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大师法名延寿,字冲元,钱塘人,俗姓王。因盗用国库,其罪当死,已押赴刑场。于是登上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的禅院,作了两个阄,一个写一心禅定,一个写万善庄严净土。入住永明寺后,大师白天的修行功课有108件,夜里另到一峰行道念佛,经常有人听到天乐飘渺。在永明寺居住15年,教导弟子1700人。常常为人授菩萨戒,为鬼神施食,买放生命,并回向净土。此谓心净鼓,即佛土净。

净土宗第五祖少康大师

唐朝贞元初年,大师到洛阳白马寺,见殿中文字放光,顺光探寻,是净宗二祖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瞻礼之间,忽然看见善导大师的遗像化成佛身,上升空中对少康大师说:“你依照我的教导,广度有情,他日功成之时,必生净土。”听了这话,少康大师似乎有所证悟。贞元10年,大师在乌龙山修筑三级高坛,建立净土道场。

净土宗第四祖法照大师

大师既然得到承远大师的真传,便于唐朝大历元年4月,过长安,在章敬寺净土院,依据《无量寿经》编撰《五会念佛法事赞》。第二年,大师住于衡州云峰寺。大历5年4月5日,大师一行到达五台县,远远就望见佛光寺南边,有几道白光。6日,他们抵达佛光寺,境界果然与大师在钵中所看见的毫无差别。这夜四更,又有异光从北山下来,直射于大师身上。在大圣慰问劳苦并饮食之后,波利尊者将大师引出寺院。

净土宗第三祖承远大师

大师法名承远,其实父母籍贯都不清楚,大师初始学道于成都唐公,后来又在资川(言先)公座下参学,最后,大师游学之荆州,拜玉泉真公为师。真公让大师居住在南岳衡山,广设教化。大师在衡山,常行般舟三昧,即在90天之内,不坐、不卧、不用杂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大师在世时,净土宗第四祖法照大师,住在庐山,在定中神游安乐世界,看见一人身穿破旧衣服,侍立在阿弥陀佛旁边。

净土宗第二祖善导大师

后世佛门弟子都尊称大师为善导和尚,说他是阿弥陀佛化身。大唐贞观年间,大师听说道绰禅师在晋阳开讲净土法门,设立九品道场。当时道绰禅师年已80,而大师仅29岁。道绰吃是那时深深赞叹大师,神游净土的愿力,因而又请大师再次入定观察,是否现在就能往生。道绰禅师圆寂于贞观19年4月24日,世寿84岁。好吃的东西送往斋堂供养众僧,粗恶饮食留下自用。

净土宗第一祖师慧远大师

大师有一胞弟,出家后法名慧持,从小沉默寡言,而胸襟远大,那年他18岁。从此以后,道安法师特地允许大师读世俗的书。道安法师另有弟子法遇和昙徽,作风才干光照四方,志愿言行清彻敏捷,对于大师都非常佩服。到新野时,为躲避乱兵,道安法师让大家疏散,各自找寻修行场所。这年证实东晋太元9年,大师51岁。桓伊听说山神的事后,对大师产生敬仰之心,上书朝廷批准建造了东林寺,命名大殿为神运殿。

禅定就是定力

禅定就是定力禅宗和净土宗是佛教的两大支,两者的根本主张背道而驰。禅宗主张顿悟自力成佛,而净土宗则主张通过宗教仪式他力成佛。是夜无果仍坐禅养息。禅思禅悟定力是意念集中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因修禅定而产生的意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