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

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夫人生天国王得道诗曰:“得道升天赴约王,凡人皆苦命如霜;出家学佛灵山会,成就应真永不忙。”优达王的第一王妃,名叫月明夫人。有一天,月明夫人忽然现出衰相,是寿命将尽的一种现象;国王的心中非常忧戚。月明天人腾身飞上空中,为优达王说法。

每天三宣快乐

每天三宣快乐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束缚的人,才能自在。佛陀的父王看见儿子、孙子都有出家了,江山无人继承,只好王族中找一位继承人,这个人名子跋谛。他出家后专心修行,每日三次高呼:「我真快乐,我真快乐,我真快乐。」其他的弟子听到了他天天喊快乐,以为他还在怀念当国王时的快乐,食欲心仍未消除,因此有人就向佛陀稟告这件事。

出家须坚定

出家须坚定修行要系缘修心、藉事炼心、随处养心。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出家人都悠然自在,很是羡慕,便放弃家庭,加入僧团。我还是停止修行,回家享福吧!这心念一动,佛陀正好来到他的面前。

既已出家 不贪口欲

既已出家不贪口欲精进的比库,唯恐放逸,所以不容易堕落,而趋近涅槃。他们指责他只接近亲人,而不喜参加大型布施等等。只有鹦鹉王留下来,但不管剩下来的东西是嫩芽、叶子或树皮,他都很满足。帝释知道这件事后,想测试鹦鹉王的德行,就运用神通力量使无花果树枯萎。

全家八人 先后出家

全家八人先后出家兴慈,名悟云,号观月,亦号瞻风子。其祖父及父辈以下,全家八人,先后出家。慈四岁,母出家为尼,名常光。姐年八岁,亦出家,礼母为师,名勉持。慈幼时,由母抚养,长于庵中。十四岁,从父出家。并为便利沪人子弟攻读,筹设兴慈中学,导世愍物,无微不至。淡泊为怀,卓然自立。为沪地佛门所罕见。一九五○年春,略示衰象,关于华顶、法藏寺两寺未尽事宜,咐嘱其徒慧开负责完成。

戒德降龙 饿鬼诉苦

戒德降龙饿鬼诉苦诗曰:“师尊微笑忆前因,鬼子门边托圣人;剧苦惨然无一食,住城坏见七番新。”有一位大威德的尊者,名叫祗夜多,他来到龙池边,向龙三弹指说:“龙!你今出去,不得住此。”二千位大阿罗汉非常惊讶,均问尊者说:“祗夜多尊者!为何我们各尽神通力,毫无反应,尊者只用三弹指,即能令恶龙王远入大海呢?”祗夜多尊者驱龙之后,即和众弟子往北天竺,途中看见一只乌鸦,尊者向它仰视微笑。

七次出家 终明正法

七次出家终明正法心不安定,不了解正法,信心又不坚定的人,智慧不能成就。出家后,他尽责守分,同时因为有足够的食物,不久就长胖了。又过了一些日子,他却又觉得世俗生活艰辛,所以二度出家。由于意志不坚,所以断断续续的出家、还俗六次。而在这期间内,他妻子也怀孕了。事实上,他六次出家都不是想脱离世间,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已。到达精舍时,他再度请求加入僧伽。

身能通石 国王惊惧

身能通石国王惊惧诗曰:“水能洗垢火烧空,贫富贤愚贵贱同;除粪尼提生五百,出家证道石身通。”尼提听到佛陀的开示,感到意外的惊讶,决志要出家修行。卑贱的粪夫尼提出家为僧的消息,很快地就传遍了全国。佛陀告诉尼提说:“你从石块中进来,仍由石块中出去,请国王进来。”尼提即时从石中出来,他的身体好像浮出水面一样,在石头中出入往来没有阻碍。国王看见这位比丘,能在石块中自由出入,感到非常惊奇。

一昼夜出家修行的功德

阿难奉佛陀的命令,到勇军王子的家来。虽然仅有七天的生命,可仍不甘心把一切立即放下。到了第六天,勇军王子和宫中的一切人,诀别以后,以最后一整天的时间,跟随佛陀出家。佛陀的大慈大悲,允予方便,在一昼夜中,为他开示、受戒。真的,就在第七天后,勇军王子得急病去世了。仅仅一昼夜的出家修行,所得的功德,就这么不可思议。佛陀说完勇军的生处以后,很多人都愿意出家,跟佛陀精修净行。

身出家与心出家

佛陀又再用悲悯的眼光看看耶舍,说道:“耶舍!你现在可以立刻回家去,你的双亲这时候都在焦急的挂念着你。出家并非离开家庭才叫出家。身上虽然穿起出家的衣服,而心却染着世间的俗情;人虽居住在深山丛林中,而时时不忘怀一般的名利,这怎么能叫做出家?如果身上虽然装饰着华美的璎珞,而心却光明清净,能降服烦恼的怨敌,对人没有怨亲的分别,还能以真理教化人间,这才可说是真正的出家。你要出什么样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