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

既已出家 不贪口欲

既已出家不贪口欲精进的比库,唯恐放逸,所以不容易堕落,而趋近涅槃。他们指责他只接近亲人,而不喜参加大型布施等等。只有鹦鹉王留下来,但不管剩下来的东西是嫩芽、叶子或树皮,他都很满足。帝释知道这件事后,想测试鹦鹉王的德行,就运用神通力量使无花果树枯萎。

出家须坚定

出家须坚定修行要系缘修心、藉事炼心、随处养心。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出家人都悠然自在,很是羡慕,便放弃家庭,加入僧团。我还是停止修行,回家享福吧!这心念一动,佛陀正好来到他的面前。

每天三宣快乐

每天三宣快乐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束缚的人,才能自在。佛陀的父王看见儿子、孙子都有出家了,江山无人继承,只好王族中找一位继承人,这个人名子跋谛。他出家后专心修行,每日三次高呼:「我真快乐,我真快乐,我真快乐。」其他的弟子听到了他天天喊快乐,以为他还在怀念当国王时的快乐,食欲心仍未消除,因此有人就向佛陀稟告这件事。

福光王子出家

福光王子出家无数劫之前,义成慧如来出世说法,当时人寿为一亿年。福光太子即如是对美女等各种妙欲均无有任何稀奇、贪爱心。光芒随后渐渐缩小,王子则已来到如来面前。福光是夜即住于义成慧如来处,结果第二日天亮后,具光国王听到一片美女哀哭之声。城中天神告诉他说:“福光太子已前往东方拜见、供养义成慧如来。”福光王子则趁此机会在如来前请求道:“请如来及眷属到我所住城市中应供。”

释迦牟尼佛传 (廿二)

佛陀的相好威严,终于警觉了这位青年。俱梨迦长者渡过河川,走向佛陀的住处而来,佛陀先命耶舍避开,然后自己出来相见。俱梨迦长者并恳请佛陀明天到他的家中受供,第二天佛陀带领六名弟子应供后,耶舍的慈母也皈依佛陀的座下,作为在家的信女,过着家庭佛化的生活,是为佛陀优婆夷弟子的第一人。耶舍的朋友约有五十人,受了佛陀慈悲智能及道德的感召,也都皈依佛陀作出家的弟子。

制戒的因缘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为着生育孩子,他做了淫欲的奴隶,妻子的俘虏,因此犯下波罗夷罪。事后他回到僧团中的时候,已失去本有的精神,大家都知道他被女...惑,因此责难就纷纷而来,甚至有人就把此事报告佛陀。

诸王子出家得度

跋提王子等出家剃度以后,佛陀想起未来迦毘罗卫国的前途,很是忧伤,因为当时迦毘罗卫国的国情,四面都是强大的敌国,一旦父王百年逝世以后,迦毘罗卫国的前途处处埋伏了危机。

一位出家比丘写给父母的信

现将深思熟虑的结果,同二老作一个汇报和沟通。再说无常,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人和事物都没有固定性、永恒性。说死就死,一秒钟也不会耽误,一分钱也不能带走,无常真的令人断肠!爸,我常常想,我出家给二老带来的损害,不是物质上的,即便我穷得没有一分钱孝养您们,您的退休工资也可保证二老不饿肚子,更何况我二哥他们也不容许您们饿肚子的情况出现。我一直巴望这一天能早一点到来,这也是我能想出的孝敬二老的最好办法。

丑陋者——吝啬恶口 丑相饑贫(二)

若对出家生起后悔心,会摧毁自己出家的功德。因为经有两种,一种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经,一种是佛陀开许迦叶尊者结集的经。《百业经》是结集的经,经中多赞叹佛陀及罗汉的功德,免得直接称呼,此是以赞叹来代替了称呼。)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丑陋者以何因缘生富裕家,却因具有十八丑相被驱出家门,后又遇佛,对佛生欢喜心得以出家获证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的因缘。”

我和妹妹一起出家

我那时候是第一次接近出家法师。1988年有一个因缘,当时大陆刚开放,刚好心道法师那时候很向往到大陆去朝四大名山,那一次我也很幸运,和妹妹一起跟着师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