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有16位王妃,她一生无宠,却是唯一享受皇后待遇的女人 据文献记载,努尔哈赤一共有16位王妃,《清史稿》中记载的有14人,此外为努尔哈赤殉葬的还有两名庶妃。在努尔哈赤这16个女人中,享受过皇后封号的有两个,一个是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另一个是多尔衮生母孝烈武皇后,即大妃阿巴亥。寿康太妃成为努尔哈赤所娶的最后一名妃子。由此,寿康太妃便成了努尔哈赤唯一一位生前享受过皇后待遇的妃子。
满清皇帝顿顿满汉全席?其实直到清朝灭亡,皇帝都没听说过这个 中国最高级的酒席是啥?十个估计有九个会告诉您:满汉全席!),最顶级的材料,再加上乃是当年皇帝和太后享用之物,这份尊贵更是不必说,尤其是哥哥张国荣还拍过一部《满汉全席》的电影,里面选料之考究,...之繁缛更加印证了我们的猜想,这满汉全席是世间最顶级的美食盛宴了!那么历史上的满清皇帝们真的是顿顿满汉全席么?咱们先来看看满清的皇帝究竟吃什么。
明末乱世,为何李自成、张献忠属于起义,而努尔哈赤被说成作乱? 首先,努尔哈赤既不是被明朝逼反的,他创建的后金也不属于少数民族起义。努尔哈赤是一个天生不安分的野心家。他的事业,并非被迫后的崛起,而是主动进取的开创。后来又析出建州右卫,这样就形成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统称建州三卫。注意,建州左卫即为清世直系所自出。上面提到的猛哥帖木儿及其父挥厚,就是努尔哈赤的先祖,是清自认之始祖肇祖原皇帝。
萨尔浒之战实力看似更强的明军,为何在战前就已没有赢的希望 如果以永历帝被害为明清战争结束的标志,那么萨尔浒之战毫无疑问是拉开了这半个世纪战争的序幕。其实在战斗真正爆发之前,无论是战略上的安排还是战术上的准备,明军几乎都是必死之局。官方通报是援军十万外加辽东九万,合计近二十万众。明军的援军是从各地抽调的,抽调的地方根据战争缓急的不同,则空缺的比例也不同。辽东原本驻防部队情况就更为凄惨。
满族崛起之萨尔浒大战,从此明朝丧失了在东北地区的话语权! 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定都于赫图阿拉,国号为「”大金”,历史上习惯称之为「”后金”。至此,努尔哈赤正式建立起属于女真人自己的政权!努尔哈赤建国后,不再满足于对四面八方的争夺、统一女真各部,而是把战略的重点转移到反明的道路上来,誓死扬言:要报明朝...他父、祖的深仇大恨。在建国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努尔哈赤对内集中发展生产,稳定经济秩序,继续统一女真一些尚未归属的小部落,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让其
努尔哈赤死后,年轻貌美的皇后仅37岁,第2天就被众儿子逼死 努尔哈赤死后,年轻貌美的皇后仅37岁,第2天就被众儿子逼死1626年,努尔哈赤被明将袁崇焕一战击败后,气得毒火攻心,后背生一个大毒瘤,结果,还没回到沈阳,就在半路上死了。努尔哈赤于途中病危时,曾召大妃前来迎接。努尔哈赤的遗体运回沈阳,也就是他死后第二天,大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太极、代善等诸兄弟竟逼她...。原来,努尔哈赤在去世前给皇太极等儿子们留下了一份关于大妃的遗书,专门谈如何处理大妃。
明清转折战背后三细节,让人愤怒的深层原因 一提到明朝衰落,大明和女真交战的转折点,萨尔浒之战必然成为议论焦点。人员损失五万六,枪炮火器损失两万余件。细究萨尔浒之战败因,没有人不为大明朝感到惋惜和痛心。分兵当然是主因,可分兵是作战层面上的技术问题,不是失败原因的全部。因为和萨尔浒之战有关系的,还有三个更重要的原因。努尔哈赤只有6万人。等到大明和努尔哈赤准备打仗的时候,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将近1亿人。
清朝入关前的盛京太庙有何神秘之处? 在沈阳故宫诸多建筑群中,大清门东侧的一个「”一堂黄”屋顶的建筑群在黄琉璃绿剪边的建筑群中格外显眼,它就是清代首座皇家宗庙——盛京太庙。盛京太庙始建时间大多文章写是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文章说是天聪十年。天聪十年和崇德元年均是1636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所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