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

三十年代河南安阳,昔日袁世凯隐居地

安阳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属于八大古都之一。平原省成立后,安阳市是省辖市。五十年代初,该市划河南省,仍为省辖市。安阳洹上村是由袁世凯命名的,周围百姓们俗称此地为袁宅或袁寨。摄政王(载沣)解除袁世凯的职务,令其回籍养病。1911年,武昌首义、清庭无策,被迫再次启用袁世凯,他亦自此结束隐居;最后成为民国大总统。【河南安阳老照片,三十年代末。

我国最出名的一个小镇,走出了五位总统、六位 ... 和34位督军

如果说哪个地方走出的名人最多,全国恐怕有一个地方无人能比。这个地方就是天津市津南区的小站镇。说到小站镇,19世纪末,北洋军阀袁世凯曾在此地编练新军,小站练兵因此得名。晚清...输掉了甲午战争后,在李鸿章和荣禄等人的建议下,清...决定建立近代新军。

... 国家中,为什么只有土耳其的世俗化取得成功?

土耳其在...世界占有独特的地位。世俗化似乎在土耳其取得了公认的成功,那么为什么只有土耳其才能成功地实现世俗化?海军进攻失败后,协约国从埃及集结了大量远征军,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登陆,希望通过陆军优势,击溃土耳其,而土军中的一位上校,临危不乱,指挥土军猛烈还击,将协约国军队死死压制在滩头阵地,并击沉了两艘英国战舰。

你以为自己见到过袁世凯的龙袍?直接告诉你:没有的事

中国人民...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套所谓「”袁世凯祭天穿的朝服”,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也把这套衣服作为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复辟帝制”的「”如山铁证”。然而,事实上,这套衣服既不是...洪宪天子的衮衣,也不是袁世凯该穿的衣裳。其实自晚清以来,恢复「”汉衣冠”的呼声始终没有间断过,最典型的如学术泰斗章太炎先生据章太炎回忆,乃翁虽然有清朝的功名,但是却嘱咐过他,百年之后一定要着深衣下葬,因为:「

慈禧「 ”大观兵”,3万近代化陆军参演,欧美:清兵好样的

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为了震慑英国,下令沿途各镇举行「”阅兵”(古代也称「”观兵”),效仿明成祖朱棣之故事,展示「”天朝上国”之兵威,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战略目的。可惜,八旗子弟表现太差,不但武器装备不行,连「”骑马射箭”这老祖宗赖以为生的本领都丢光了。使者马戛尔尼直言:「”大清帝国就是一艘破烂之战舰,只要愿意,帝国的军队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的登陆”,认为大清军队就是一帮「”菜鸟”,随便吊

北洋 ... 、国民 ... 、民国 ... 的区别,没有几个人能弄清楚

有关近代的影视剧中,里面关于故事发生时间背景的叙述,有的是北洋时期,有的民国时期,还有的是...时期,他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洋...”时期、「”民国...”时期和「”国民...”时期。关于这三个名词,很多人一团雾水,认为他们都是指清朝灭亡后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因此有不少人认为他们所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其实这三个词,还真不一样,而且差别还不少。民国...「”民国...”是指清朝灭亡后(1912)到

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入狱,38岁功成名就,53岁穷的只剩10元

张季鸾后辗转于多家报社,然而巧的是这几家报社都以倒闭告终,张季鸾由于收入不稳定,日子过得相当困顿,年纪轻轻便白了头。1941年,张季鸾病逝,享年53岁,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财物悉数捐赠出去,到最后全身上下不过十元,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捐赠给了国家,未曾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任何积蓄。张季鸾虽半生未曾上过战场,但却以笔为剑,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丝毫不逊色于在前线保卫祖国的战士们。

清朝对太平天国进行大镇压,却对辛亥革命温和谈判,内中玄妙何在

而对辛亥革命进行了相对温和的谈判?在1899年,清朝正式建立武卫军,武卫军一共是5个军,最强的是淮军精锐编成的武卫前军,司令官聂士成。其他3个军,分别是武卫中军,司令官荣禄,兵源都是八旗军。如果是这种状态,清朝的裕隆太后肯定不会退位,而是出动大军南下镇压到底。由此可见,清朝对天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态度差别如此之大,其实就是三个字:大势已去。

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入狱,38岁功成名就,53岁穷得只剩10元

张季鸾后辗转于多家报社,然而巧的是这几家报社都以倒闭告终,张季鸾由于收入不稳定,日子过得相当困顿,年纪轻轻便白了头。张季鸾本不缺钱,因敢说,敢为人民发声名气也不低。1941年,张季鸾病逝,享年53岁,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财物悉数捐赠出去,到最后全身上下不过十元,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捐赠给了国家,未曾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任何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