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

少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入狱,38岁功成名就,53岁穷的只剩10元

张季鸾后辗转于多家报社,然而巧的是这几家报社都以倒闭告终,张季鸾由于收入不稳定,日子过得相当困顿,年纪轻轻便白了头。1941年,张季鸾病逝,享年53岁,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财物悉数捐赠出去,到最后全身上下不过十元,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捐赠给了国家,未曾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任何积蓄。张季鸾虽半生未曾上过战场,但却以笔为剑,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丝毫不逊色于在前线保卫祖国的战士们。

北洋 ... 、国民 ... 、民国 ... 的区别,没有几个人能弄清楚

有关近代的影视剧中,里面关于故事发生时间背景的叙述,有的是北洋时期,有的民国时期,还有的是...时期,他们分别代表的是「”北洋...”时期、「”民国...”时期和「”国民...”时期。关于这三个名词,很多人一团雾水,认为他们都是指清朝灭亡后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因此有不少人认为他们所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其实这三个词,还真不一样,而且差别还不少。民国...「”民国...”是指清朝灭亡后(1912)到

慈禧「 ”大观兵”,3万近代化陆军参演,欧美:清兵好样的

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为了震慑英国,下令沿途各镇举行「”阅兵”(古代也称「”观兵”),效仿明成祖朱棣之故事,展示「”天朝上国”之兵威,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战略目的。可惜,八旗子弟表现太差,不但武器装备不行,连「”骑马射箭”这老祖宗赖以为生的本领都丢光了。使者马戛尔尼直言:「”大清帝国就是一艘破烂之战舰,只要愿意,帝国的军队可以随时随地无障碍的登陆”,认为大清军队就是一帮「”菜鸟”,随便吊

你以为自己见到过袁世凯的龙袍?直接告诉你:没有的事

中国人民...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套所谓「”袁世凯祭天穿的朝服”,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也把这套衣服作为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复辟帝制”的「”如山铁证”。然而,事实上,这套衣服既不是...洪宪天子的衮衣,也不是袁世凯该穿的衣裳。其实自晚清以来,恢复「”汉衣冠”的呼声始终没有间断过,最典型的如学术泰斗章太炎先生据章太炎回忆,乃翁虽然有清朝的功名,但是却嘱咐过他,百年之后一定要着深衣下葬,因为:「

他应该才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大权在握却只坐了83天龙椅

袁世凯称帝在很多人的眼中,溥仪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但那是建立在大清王朝的基础上,大清灭亡了,那溥仪不过是挂着一个皇帝的名义而已。至于袁世凯呢,他虽然是只当了83天的皇帝,但有权有势的他才是真的皇帝.袁世凯1859年,河南省项城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家,北洋新军的创始人。

提督外地赴任,途中遭客栈老板娘套路,一怒喊来知府:回家抱孩子

众所周知,袁世凯手下有3员大将,号称「”北洋三杰”。其中,王士珍为福将、段祺瑞为重将、冯国璋为主将。由于三人性格才情各不相同,世人呼之为北洋「”龙、虎、豹”。「”虎、豹”两位分别领衔皖系、直系,在历史上也算留下了一些名声。而王士珍时而主持大计,时而退隐乡里,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劲头,很难看...实面目。关于他,主要有这么几个故事。01冒名顶替上学王家祖籍山西,明代迁到河北正定牛家庄,一直是书香之

中国做为一战的战胜国,到底得到了什么

战争的结果是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这次参战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近代中国人一直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人天真地认为,中国可以借一战胜利的契机,从此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牢笼,结束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巴黎和会让中国的外交遭到极大的屈辱,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对西方...有了全新的认识。

武昌起义如未发生,北方会有一场规模更大的革命,或直接 ... 死清廷

如果没有武昌起义,中国历史的走向会不会发生改变?我的答案是不会,只不过起义的地点会换个名字,而最有可能的地方,在北京。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前,清廷有个例行的...演习计划,拟于是年秋天在河北进行。演习一方是冯国璋率领的东军,多为...;另一方为舒清河指挥的西军,多为满人。

从土匪到民族英雄,再到乱世军阀,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传奇一生

位于南宁市武鸣区的陆荣廷故居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清末民初的中国,正是这样一个草莽英雄辈出的时代,土匪出生的陆荣廷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各种机遇,从一名土匪变成封疆大吏,成为一时传奇。从乱世孤儿到边境悍匪陆荣廷原名陆亚宋,1859年出生于武鸣县的一个小乡村的壮族家庭,陆家世代为农,生活贫苦。1860年,陆荣廷父亲陆业秀被村民诬告与「”长毛”(洪秀全太平军)勾结,陆业秀被殴打致死,还没在襁褓之中的陆荣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