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省

通常说明朝国土是”两京十三省「 ”,可为何明朝地图却有十六块?

省,现在听到这个名词大家都会认为是行政区划名称,那「”省”是什么时候正式作为行政区划的呢?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会答错——是在民国时期!有些人可能会惊讶,「”行省制度”不是从元朝开始的吗?没错,但元朝那是叫「”行省”,「”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这「”省”一开始其实是机构名,和现在某某部,某某司是一样的;元朝在「”省”前面加个「”行”字,表示这是中央往地方的派出机构。而且还有一个冷知识大家可能更不

明朝疆域「 ”两京十三省”,一共分15块,为何地图上却画着16块?

「”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樵史通俗演义》上面这是明朝遗民在明朝灭亡后怀念万历太平时节的文章,这里面有一个「”两京十三省”,大家可能多少都听过,这是明朝核心领土的正式行政区划,「”两京”指的是两个首都直辖区,也就是南北直隶,分别以首都北京和陪都南京为中心,北直隶大概是现在的河北及附近一片地区;南直隶就是苏皖两省加上海。那「”十三省”呢?先说明一些,这个省其实是民间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