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东汉末年的公孙家族是如何在东北开疆拓土的?

文/王凯迪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无数野心勃勃的将领意图在乱世之中称王称霸,战火连绵不休。与分崩离析的中原不同,当时的辽东却是一片极乐净土,大量中原民众前往此处逃避战火,俨然一片世外桃源。当时辽东地区的掌权者,正是三国时期小有名气的公孙家族。01豪杰物语创下公孙家族基业的是公孙度,襄平(今辽阳)人士,先世居此,为辽东汉族大姓。父名延,曾以避吏,居玄菟郡,公孙度因而得以为玄菟郡小吏。

明知道金被灭,下一个就是自己,南宋为何还要与蒙古结盟?

南宋明知道金被灭下一个就是自己,但还是和蒙古结盟了。难道南宋真的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对于南宋为什么样这样做,我们来聊一聊。规律金政权是有源于东北的女真族建立的。蒙古政权是由源于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建立的。当时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在草原上是一方霸主,压迫周边部族。女真族不愿再忍受辽政权的压迫,趁着辽政权在圣宗和道宗两朝将...资源大量投掷于蒙古高原之时,起兵反辽。

蒙古与金的早期战争

成吉思汗既然自认为是蒙古黄金家族俺巴孩汗的合法继承人,对俺巴孩汗这样耻辱地死于金人之手,必须承担起为俺巴孩汗复仇的责任。到1213年末,蒙古军队已严重破坏了金朝的心脏地带,开始撤回北方。当蒙古人显然已阻挡住金朝的援兵时,守城军队的士气开始瓦解,这座城市于5月底向围攻军队投降。蒙古人最擅长的恰恰是战略迂回。

最是仓皇辞庙日:李煜是否在为祖父还债以及国号南唐真有后遗症吗

有观点认为李煜是被低估的小国英主。杨行密于江淮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这一观点的结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实际上是在替他的祖父李昪还债,在他当皇帝的时候,局势本身已经无法挽回了;换句话说,国名南唐所象征的法统构建与战略定位转移一开始就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使得中主(元宗)李璟与后主李煜有心治国却无力回天。892年,以杨行密再入扬州作为标志性事件,杨吴政权基本确立。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天祚之帝,奈何国祚不享

在如此诱惑之下,契丹顺利插手中原事务。相对稳定三大政权格局耶律德光死后,辽国政权出现不稳定。公元一一零一年,辽道宗去世,辽国帝位由耶律延禧继承,即为天祚帝,也是辽国末帝。在辽国内部阴谋活下来的耶律延禧上位之后并没有给辽带来惊喜,而是加速辽灭亡的助力。开始完颜阿骨打说要反辽,耶律延禧并没有当回事。公元一一二五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军所俘虏,至此辽灭亡,金开始称霸北方。

大元帝国为何未过百年大限?

中央四大汗国中,建于1227年的窝阔台汗国在1309年灭于察合台汗国,82岁寿终正寝;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经多次分裂,最终均在1388年被铁木尔帝国的帖木儿征服。而建立在中国境内的大汗汗国的主体蒙元帝国,概无例外。元朝起点应为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终点应为1368年被朱元璋灭亡,满打满算,只有97年。

贾似道到底得罪了谁 还原真实的贾似道

贾似道家族是西汉贾谊的后裔。到祖父贾伟这一代,贾家开始出官员了。在任期间,贾伟看到雄踞四川利州西路安抚使的吴挺为人骄横,曾向时任宰相的资中人赵雄揭发吴挺的劣迹。谒见宋孝宗时,贾伟又奏请裁抑负责鄂州、江陵边防要务的大将郭杲、郭棣的兵权。贾伟的意见,当时被宋孝宗接纳了,后来就不了了之。吴挺、郭杲等人相继出任四川、荆襄安抚使等,对贾伟挟怨报复。贾伟受到排挤,郁郁而终。正直的贾伟去世时,儿子贾涉才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