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金朝后期为何要南迁都城到开封?政治、经济、 ... 三个层面原因

东北地区,地形多样,山脉河流将该地区分割成数个不同的区域。正因如此,金宣宗只得将都城南迁开封以避开草原兵锋。然而金朝的富裕,是在迁往中都之后。政治考虑,南向发展金朝自开国以来,始终秉承南迁、南下、南侵的大政方略。退守长城,巩固防线北宋之时的都城,即为开封。综上所述,正因为南迁都城具有...、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优势。

藩镇强大让唐朝变弱,为什么后来藩镇变弱,唐朝却灭亡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藩镇割据”是造成唐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其实,如果没有藩镇存在,唐王朝其实很难延续那么长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藩镇割据)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一个矛盾,就是南北矛盾。南方的中原国家与北方的部落一直是敌人。北方的部落一再要往南方打,抄掠南方的粮食、茶叶、布匹等各种日常用品。而南方的中原国家又会反对这种侵略,甚至主动发起战争,把北方部落往更远的地方追击。这种矛盾造成南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八大不败战将,看看有自己家乡的吗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他奋勇当先,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军。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将军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先取淮东,后占浙西,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

茶叶战争 | 契丹那些不得不说的坑人与被坑史

上次说到中国茶叶「”出口”到境外赚外汇始于唐朝以茶易马的「”茶马互市”也始于唐朝李唐王朝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显赫的朝代之一只可惜寿命不长总共才续了二百多年自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这五十多年里天下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今天你建个国明天我称个帝各路皇帝像走马灯一样连番过场干架比权游里的”五王之乱「”还热闹。这段时期就是历史书上的”五代十国「”中原在打仗边疆自然也消停不了许多边牧民族趁机又双叒叕

山海关一战:决定了整个东亚的日后走势

由于对清军入关助战缺乏准备,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败涂地,精锐尽失,整个中国乃至东亚的局势由此开始骤然巨变。李自成战败之后,从此一蹶不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遭到重创,彻底沦为满清的鹰犬。东亚的政治格局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究其根源的的确确就在山海关这一战。

西夏是一个怎样的帝国,为什幺元朝不给修史

蒙古人建立了元帝国之后,组织修撰了《宋史》、《辽史》、《金史》,但却没有为西夏修一部国史。那么,西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存在呢?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广大地区。

两个福建人当了汉奸,一个15年灭掉南明,一个却为南宋续命120年

一「”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这幅对联,上联说的是抗清名臣史可法,下联说的是明末大汉奸洪承畴。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人,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成为清朝...大学士。1644年随清军入关,带着队伍下江南,一直到15年之后,1659年攻占云南,与吴三桂联手灭掉南明,看着永历皇帝被弓弦勒死,他才回到北京。鲜为人知的是,「

两宋皇位赵匡胤一脉传了九代,赵光义一脉传了九代

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晚,天命之年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与其弟弟赵光义在宫中饮酒,第二天一大早赵匡胤夜发现驾崩了。两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后庙号宋太宗。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在世的两个儿子均已长大成人:赵德昭时年26岁,赵德芳时年18岁,赵光义继位之后也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对弟弟、侄子、侄女均有所加封。

在帝王之术下惨死的七位臣子,乾隆宠臣和珅的财产富可敌国

因为和珅实在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也就是说,和珅...的钱相当于清廷15年的财政收入!所以说,人们之所以猜测乾隆与和珅的关系问题,最大的起因就在于乾隆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个巨贪,却一直由着他,让他作威作福20多年,至死都没有查办惩处。和珅能够长期把持朝政,权倾中外,千方百计地聚敛起巨额家产,富甲天下,靠的是乾隆非同寻常的恩宠。一旦失去了乾隆这一靠山和寄主,不可一世的和珅也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