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

印祖故事:南京拜访仁山老,善导宗风得继承(23)

杨仁山居士长印光大师24岁,杨居士于中华民国建立前夕往生,弘法活动在清末。但两位大师有过直接交往,这就是印光大师1905年亲自到金陵(南京)拜访了杨仁山居士并参观金陵刻经处,请得很多净土经书。[1]>光绪三十一年,印光大师为了雍正皇帝御制《拣魔辨异录》能够入藏流通等事,专程到南京杨公馆拜访杨仁山居士。

茗山参谒印光大师

一日闲谈中,听茗山法师弟子、焦山定慧寺觉空法师谈起一则“茗山法师参谒印光大师”的公案,他是听师兄觉俊法师说的,是茗山法师亲口所言。在离开焦山欲往武昌前,他诣苏州参谒果熟香飘、清誉远播的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讲故事(5)

臭鞋底专打作诗嘴明朝高僧妙峰大师,山西平阳人,俗姓续。不久,当地发生大地震,民房尽毁,妙峰被压在瓦砾下,全身居然没有受伤。三年闭关期满,出来见山阴王,已大悟,举止不凡。黄居士多次劝说,给她讲了许多道理,老母始终不予理睬。>黄居士无计可施,向印光大师求助,大师叫他在佛前朝夕代母忏悔业障。

徐蔚如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大师公开弘法肇始于高鹤年居士携四论以登佛学丛报,而光大于徐蔚如居士汇编刻印印光法师文钞。本文综述徐蔚如居士与印光大师交往的因缘,探讨他为何对大师如此崇仰,又从大师那里得到什么教益。到处打听印光大师的消息。时狄居士接到周孟由居士来函,也是探问印光大师情况的。

印光大师: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他有大难。王一向觉得该相士的话很准,于是急忙往苏州清理帐务,然后准备回家。傍晚到河边散步,恰巧见到一名妇女投河...,王立刻拿出十两银子,呼叫渔船将该妇救起。问为何...,妇人说:“丈夫替人做佣工,我在家中养猪,以此来偿还欠债。昨天卖猪,收到的却是假银,深怕丈夫回家责...,难以过日,所以...。”王志仁听了很同情,赠她比猪钱还多一倍的银两。妇人

印光大师讲故事(16)

>为了安慰母亲,仲夏的一个早晨,天下着雨,我从上海冒雨往苏州穿心街报国寺,带着许多迷惘,怀着矛盾的心情,想向这位当代的大德高僧印光老法师,问个究竟。>回到上海,一进家门我就大声说:“妈妈,我在苏州皈依印光老法师了!”>从此,母亲在各法会道场常对道友们说:“我的大儿子也皈依印光老法师了,大媳妇也要皈依了。”>母亲往生后,我想去苏州拜谒恩师,妻子和我的朋友乔大经也想皈依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讲故事(9)

>克己奉公>捐建无锡三圣阁的丁仲祐老居士最初与印光大师仅限于书信往来,大师发心印《安士全书》,想到丁居士从事出版,特地找他来商谈出版事宜。丁居士估算后告诉大师,印一本需要一块银元。丁居士听后楞住了,眼前的大师衣着寒酸,不象有多少积蓄。丁居士又擅自转告印刷厂,加印一千本。丁居士说不过大师,只得敷衍答应。大师回去后三五天,果然寄钱还给了丁居士。

印光大师讲故事(13)

圆泽禅师和李源志同道合,感情深厚,成为生死莫逆的师徒和知己。两人意见不同,各有原因。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圆泽师答应李源从荆州走。临行前,圆泽师知道自己此行将一去不返,提笔交代好后事,将纸条夹在经书中,告诉侍者,等李源回来时再给他看。李源不停地哀求,圆泽师始终一言不发。李源嚎啕大哭,顿足捶胸,悔恨自己执意走荆州,痛失良师益友。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李源悲痛欲绝,他再没有心思去四川,独自一人返回洛阳。

印光大师讲故事(3)

罗梓生笃信佛法,厌离世俗,中年丧偶,对于红尘更是心如寒灰。他屏绝荤腥,专修净业,两个儿子与同修们组织福州佛化社,罗梓生大力提倡赞成。罗梓生嘱咐家人,自己临终时不可急着擦身换衣哭泣;丧事期间无论祭祀待客,一概不能用荤菜酒肉;入殓的衣服只要素布,不可用绸缎。他们喝下去后,顿时如梦初醒,往事历历在目,赵环没想到原来自己正是那个害人的弟弟,一下子呆若木鸡。此事记载于《清凉山志》。

印光大师讲故事(2)

居士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大师教诲。章道生因犯案被判关押十四年。大师为他取法名叫慧诚,解释说“诚”是一切道之根本。>慧诚居士皈依后,很久都没有和大师通信。慧诚回信说母亲卧病多年,自己写出许多经佛礼拜,却无济于事。>大师责问他为什么不念佛来消除母亲的罪业:“要是你诚心礼拜持诵,你母亲的病还不好,我就应当瞎眼,天地当易位,日月当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