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王的气度 此时的他,业已成为德国哲学界的执牛耳者,不仅是蜚声哲坛的哲学之王,其哲学还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声誉之隆掩盖住了同时代的其他所有德国哲学家。他提出自己要和黑格尔在同一时间授课,拉开同台打擂,争夺听课学生,一举击垮黑格尔的架式。叔本华的作法,自然遭到一些人的异议与反对。1820年两位哲人在柏林大学的这段特殊的经历中,人们固然感佩叔本华的斗士精神,然而黑格尔身为哲学之王的宽宏大度,尤让后人赞叹不已。
甩手之难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难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完,苏格拉底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问学生:“有谁坚持每天甩手300次了?”以后每过一个月,苏格拉底都会问一次,而每次举手的人数都是越来越少。这次举手的只有一个学生,他就是后来成为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磨难不损狂傲 ... 然而不幸的是叔本华年仅16岁时,慈爱的父亲便因经商受挫而...身亡。叔本华在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写序言时,对自身的哲学命运作了如下归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而我看到这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对于这一事实,我总算在彼得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那句话是‘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叔本华历尽磨难丝毫不减其狂傲...的精神与他的哲学思想一样,带给世人一个大大的惊叹。
师从苏格拉底 柏拉图20岁那年,有一天他去听苏格拉底的演说。演说听完以后,他便立即下定决心,要拜苏格拉底为师。>经过这一次谈话以后,苏格拉底答应将柏拉图收为自己的学生。苏格拉底没有看错,柏拉图成了他最好的学生。柏拉图从公元前407年开始,在苏格拉底身边整整学习了8年。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故事,恰到好处地论证了:有其师必有其生,有其疑必有其问;有其无知,才使得无所不知。
质疑柏拉图 另一所有名的学校则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创办的。但亚里士多德却告诉柏拉图,糟糕的服饰不能带给自己良好的心情。柏拉图只好听之任之。尽管这个观点是老师的观点,但亚里士多德却从来不对柏拉图的这个观点持拥护态度,对此他们师生二人常常产生牴牾。在公元前360年,这两所学校展开了一场闻名全城的大论战,苏格拉底批评柏拉图学院崇尚虚谈,无益于政治和法律等实际事务。
挑战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物体降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对此,有人责难他说:“伽利略,你不是宣称自己是亚里士多德的崇拜者吗?怎么可以怀疑和否定他的理论呢?”>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在事实面前被推翻了。
“双面神” 一位哲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城的废墟里发现一尊“双面神”神像。>>双面神回答:“因为这样才能一面观察过去,以记取教训;一面瞻望未来,以给人憧憬。”>>>>“可是,你为何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先哲说:“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未来是现在的延续。你既然无视现在,即使对过去了若指掌,对未来洞察先机,又有什么意义呢?”>>>>双面神听了,突然号啕大哭起来。原来他就是没有把握住“现在”,罗马城才被敌人攻陷。
哲学家与蚂蚁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条船遇难。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毙了。>>当他正沉迷于这种思想的时候,他发觉自己给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的位置距离蚂蚁窝不远。那时,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了他一口,他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并用上帝的拐杖敲着哲学家说:“你既然能以类似上苍的方式去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够资格去批判上苍的作为吗?”
哲学王柏拉图 公元前427年,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就出生在雅典。>>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柏拉图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18岁时,柏拉图应征入伍,参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而且战绩出色。柏拉图曾积极营救自己的老师,这使他受到了雅典民主派的敌视,最后不得不逃走,到雅典外各处游历。>>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在以后的日子里,柏拉图又两次前往西西里。但不久柏拉图就扫兴而归了。这就是柏拉图对他的理想国家所持的态度。
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就反叛起来了,并且攻击亚历山大的朋友,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亚里士多德被判以不敬神的罪。还可以说,在希腊科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因为他是最后提出一个整个世界体系的人。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主要散见于其《政治学》和《伦理学》中。受亚里士多德深刻影响的中世纪学者多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