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陀罗

尼弥王的故事 (第四集)

从上一集,尼弥王,当长大了就传承父亲的王位。由于他劝导人民往善道,使他的名誉传遍整个南詹部洲。有一次,在月圆十五尼弥王持八观斋戒,他早晨起床提身单盘打坐想:“无量的布施与修梵行,哪一个功德比较多?哪一个效果比较广?”他无法解决这个疑问,使帝释天王的忉利天境界热起来,所以天王就观察看看就知道尼弥王他在担心他自己怀疑此问题。所以天王就单独下来使整个宫殿全光量,天王直接到尼弥王的卧房在空中光辐射。

自乳王贪着妙欲

自乳生下来便享受国王自家财富,同时亦尽情参与孩童嬉戏,如是欢快度过如六个帝释天寿命一般之时日。长净国王后即将去世之时,曾说过欲令自乳住持王位,并想为其行加冕大典。金轮宝等七轮宝也随即显现,自乳终于成为统领四大部洲之转轮王。自乳国王因关心民生疾苦便常常私访国中各地。东胜身洲众生欢喜迎接,自乳国王便于那里也做起国王,且受到国人普遍恭敬。"于是自乳国王便又前往西牛货洲,并住了六个帝释天寿命之时日。

福力王有大福德

福力王有大福德以前有一明力国王,其王妃名隐姆。明力国王便向相师询问原因,相师答言:“大国王,这种瑞兆乃表明王妃胎中有一胜妙孩童,以此因缘,他福德力将会广大非常。”为新生王子行贺诞仪式时,明力国王正式为王子取名福力,并将福力太子交与八位姨母喂养。一时间,福力王子多次凭依此种方式圆满众生愿望。福力王子以悲悯心观想眼前这些饿鬼后说:“若我有福德力,则愿以此真实力让此等饿鬼见到食物,并能享用天人饮食。”

极难行之种种布施

极难行之种种布施释迦牟尼佛因地时曾有一世为商主,因广作布施而致美名远扬。魔王即以此等恐吓言词妄图令商主退失布施心。释迦牟尼佛以前成为威严商主时,对贫穷者等可怜众生非常关心,常将自己所有之一切悉数布施。帝释天劝解他说:“在你自己财富未圆满之前,给别人布施实非正确。你应放弃布施,积极积聚钱财,待有一定财产后再行布施也不为迟。”他将国库财富全部布施,又要求所有属下小国亦应如是广行布施。

梵施国王舍弃口粮

但当时有一婆罗门却被漏算掉,于是国王就将自己口粮匀出一口分与他,如此一来,梵施王也与普通民众相同,每天只食用一口粮食以维持生计。帝释天了知此事后深感怀疑,为观察国王行为真伪,便以婆罗门形象来此国土。正当梵施王将欲午餐时,婆罗门便向其讨要所余之一口粮食。梵施王毫不吝惜,他宁可舍弃生命,也要将自己口粮布施与婆罗门。

饮酒的过失

饮酒的过失释迦牟尼佛以前为帝释天时,虽具天人圆满安乐,但以大悲心非常猛烈之故,故而利益世间之心行从未间断,他常常光顾人间,并以天眼遍观人间疾苦。帝释天趁机又对国王开示道:“五座城市等供养物我皆不取,我真实身份实乃帝释天,想你现在应该已经明白。若你真欲报恩,就当以我所言切实实行。如此行事,不但能获取今生福德、名声,来世亦可安享快乐。故而希望你能力断饮酒,如理如法治理国家。”

月光国王——因地果时 同赞布施

一时,佛在舍卫城,对众比丘赞叹布施的功德说:“诸比丘,我了知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若欲界(KamaLoka)众生能象我一样,悉知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则他们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愿享用的,即便是一口饭,也愿意布施的。只可惜众生不象我那样了知这些功德(Punna)。(译者:如果我们能象佛陀那样了知前世后世,就不会造恶业。现在那些高消费、养尊处优者,若能知道自己前世作了什么而报今生,今生何所作

睒子本生

仁慈孝顺的睒,将父母迎接到这裏一起修行。国王及随行的士兵,听了睒的这一番话感到无限地伤悲。昔时的睒孝子即是佛陀的前生,国王是阿难的前生,睒的父母即为佛陀今生之父母,而帝释天即是弥勒菩萨的前生。

月光国王

一时,佛在舍卫城,对众比丘赞欢布施的功德说:“诸比丘,我了知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若欲界(KamaLoka)众生能像我一样,悉知布施的圆满功德和少分功德,则他们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愿享用的,即便是一口饭,也愿意布施的。只可惜众生不像我那样了知这些功德。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今对我等赞欢布施的圆满功德与少分功德?唯为我等宣讲。”世尊谓诸比丘:“诸位,我不仅是今生赞欢,而且前世我也曾赞欢

西吾国王舍身护鸽

西吾国王舍身护鸽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示现为颇具威力之西吾国王。就在鹞鹰即将逼近鸽子之时,鸽子慌不择路鉆到西吾国王腋下,恳请救其一命。西吾国王最后站起身来欲将自身全部压在秤上,但因身肉已大半割舍,故而无法起身,并且终因体力难支、流血过多而致倒地昏厥。释迦牟尼佛又曾有一世示现为另一西吾国王,恒以自身所拥有之一切布施给所有众生以满其所愿,特别对病苦者,更是关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