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征伐关中,留国渊作后勤,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曹操征伐关中,留国渊作后勤,担任居府长史,统摄府中诸事。曹操十分欣赏他的言论,于是升国渊为魏郡太守。>>吕布乘曹操东征徐州之时,偷袭兖州,曹操立即还击。曹操招募壮士冲阵,典韦抢先响应,并募集数十人,穿上两重铠甲,放弃大楯,手持长撩矛戟出战。而典韦因功被拜为都尉,成为曹操身边近卫,统领亲兵数百人,围绕主帐棚巡逻。
三国时期国渊人物生平简介,历史评价一览 国渊年少时曾师从事奉郑玄。曹操想广泛地兴办屯田,让国渊主持这项事务。>治理地方>>曹操征讨关中,让国渊任居府长史,主管留守事宜。田银、苏伯在河间县谋反,田银等人失败后有许多余党,都应该依法治罪,国渊认为这些人不是首恶分子,请求不对他们执行...,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依赖国渊这个建议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国渊请示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扬泄露出去。曹操提升国渊为太仆。
国渊智查诽谤者 东汉末年的一天,内侍给曹操送上一叠公文。曹操逐件审阅,发现其中有一封诽谤他的匿名信,顿时大怒,忙召见京都的太守国渊,令他在短期内查出诽谤者。国渊回家后,仔细审读了匿名信,发现其中许多段落都引用了《二京赋》的词句,于是决定从查访哪些人读过《二京赋》入手侦破案件。功曹挑选了三名少年,到太守处引见。>>又过了十多天,功曹找到一名能读懂《二京赋》的人,国渊便派这几个年轻人去向他求学。
国渊: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笔迹鉴定侦破的奠基人 >师从国学大师郑玄,赞誉为国器>国渊,东汉末年乐安人。国渊为了吸引百姓应征屯田,采用自由应征的方式。屯田的收入按照比例,上缴国家。在国渊的帮助下,投降叛军得以幸免。曹操要求国渊侦破此案。国渊决定从这里入手,寻找写文章的人。国渊经过对比,认定这是一个人所写。国渊能够侦破此案,除了借助自身的聪明才智。>国渊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通过笔迹鉴定侦破案件的第一人。国渊位列公卿,依然布衣素食。
古代战争歼敌数字有夸大战果往往扩大10倍 经常遇到的是记载战争中的歼敌数字,其中有些显然有夸大之嫌。在《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中有一点关于歼敌统计数字的秘密。>它揭露了当时战绩统计的秘密,凡破贼文书中的歼敌数字都是“以一当十”。夸大十倍以宣扬武功、鼓励群众。国渊上报的只是实数,未加扩大。夸大战果,政治上不利。而曹军人数则只有“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战果往往扩大10倍>裴松之指出歼敌(七)八万人不是实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