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中叶以后,官场风气逐渐败坏。而这些馈赠之物,则多是向百姓派征而来的,致使民众不堪苦扰。但是明英宗时的于谦,则是一改这样的作风,不带任何物品,有的只是灌满衣袖的清风而已。所以当时有彦云: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闾说长短。两袖清风这句成语就是这样而来的。讲到于谦,他正是史上明英宗土木堡之变的功臣。后来因政治立场关系而遭到抄家,籍没之时,却是家无余赀。

土木之变的影响

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张太后病逝,元老三杨或死或贬,王振更加擅作威福,无所忌惮,竟盗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内臣干预朝政所立之铁碑。从此,大权独揽,广植私党,使其侄王山为锦衣卫指挥,王林为锦衣卫佥事,其党羽个个升官进禄,飞黄腾达。他又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

土木之变

王振擅权七年,家产计有金银六十余库,其受贿程度可想而知。回师至土木堡,被瓦剌军追上,士兵死伤过半,随从大臣有五十余人阵亡。明英宗突围不成被俘,王振为将军樊忠所怒杀,史称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明朝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力排众议,加紧巩固国防,拒绝求和,并于次年击退瓦剌多次侵犯。不久见济病死,没有儿子的明代宗也迟迟不肯再立朱见深为太子,俨然有夺正之貌,英宗、代宗兄弟因而严重对立。

土木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指发生于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同文武官、内外臣拥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经长期征战,鞑靼势力不断削弱,瓦剌逐渐强大。英宗称之为“先生”而不直呼其名。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被俘兵部尚书邝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

一、土木堡之变

宣宗皇帝可以说是一位称职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大明江山得以巩固,历史学家称他为太平天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然后买通御医,对宣称已有了身孕,并伪装出许多怀孕的假象。但大军偏偏又在距离怀来城仅二十里的土木堡停顿了一天一夜,最终被瓦刺军赶上并包围。蒙古铁骑冲破战阵掩杀过来,明军相互践踏,死者满山遍野,根本无力组织抵抗。王振本人及兄弟王林也战死于乱军之中。英宗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变。

“靖康之耻”和“土木之变”:过程差不多,结果为何大不同!

宋朝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封建王朝,二者同是汉族政权,年代也接近,相似点比较多,甚至连生死巨变也非常相似:北宋在经济发达,国势比较强的时候突遭了“靖康之变”的厄运,明朝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时候同样突遭了“土木堡之变”。这两件事过程颇有相似性,结果却大不同,北宋在“靖康...

土木之变给政治带来了什么影响?

土木之变给政治带来了什么影响?土木之变几乎耗尽了明朝的人才、物质,损伤无数,从此明朝也开始走下坡路。土木之变致使明英宗被瓦剌也先俘获;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

明朝朱祁镇的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军反被俘虏的事件。以发生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故名。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时年仅9岁。宦官王振堂管司礼监,把持朝政。当时,北方蒙古族瓦刺部日渐强大,构成对中原的威胁。而王振对北方边防不作战备。1449年(正统十四年)7月,瓦...

土木之变对明代的影响 由《女医明妃传》看土木之变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

明朝土木之变 大明王朝1449

《大明王朝1449》是2003年上映的历史电视剧由黄克敏执导。严屹宽。王庆祥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明朝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两代帝王阴谋与情仇。功高盖主的救时宰相于谦残酷被害的千古悬疑。中文名,大明王朝1449。其它译名,大明王朝惊变录。出品时间,2003年。制片地区,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