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著名修辞学家 中国教育家陈望道简介

陈望道,男,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曾任民盟中央...。>>现上海复旦大学里仍保留陈望道先生的旧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他仍继续研究语法。专著《修辞学发凡》在建立中国现代修辞学体系方面具有杰出的贡献。他的论著均已收入四卷本《陈望道文集》中或依专题而分别收入《陈望道语文论集》、《陈望道修辞论集》等当中。>1977年10月29日,陈望道不幸逝世,享年86岁。

严耕望:著名历史学家,以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研究蜚声史坛

严耕望,名德厚,字耕望,号归田,安徽桐城人,著名历史学家,以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研究蜚声史坛。197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以治学...严谨闻名,被余英时称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严耕望于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师从于历史学家钱穆。>>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及历史地理,著有《两汉太守刺史表》、《唐仆尚丞郎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史研究丛稿》、《唐代交通图考》等。

李长之: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李长之,原名李长治、李长植,笔名何逢、方棱、棱振、张芝、梁直。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李长之,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该年自清华大学毕业,遂留校任教。这时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批评。

李长之生平事迹是怎么样的?有着哪些文学成就

李长之幼年随父在济南上学,先后在济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山东聊城师范就读。李长之幼年即接受新式教育,1919年初入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书。但李长之依然尽心竭力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积极参加《红楼梦》的注释和《新华字典》的修订等工作。>>李长之不仅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名,而且在国际汉学界也颇有影响。>李长之晚年身残多病,仍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1978年12月13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8岁。

高考加工厂

赵清华是个特级教师。>这么好的条件,赵清华当然同意了,并且他主动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全部考上一本,他连工资都不要。>开学后,赵清华选了高二年级中成绩最差的一个班,当班主任。>赵清华淡定地说:“时间还早,要一年时间才会产生质变。”>拿成绩单那天,赵清华把校长请去了他们班上。>校长听了,茅塞顿开,难怪赵清华带的学生全都能考上一本呢,原来他有这个绝招,太厉害了。

不将就

她的理由很简单,不想把自己的一生就那么平平淡淡地交付了,她说想去考研。我点着她的鼻子,半嗔半笑地说她:“你呀,从小就犟,从来不懂得将就。”所以,当年读大学,选了一个自己并不太喜欢的专业,我将就了;毕业后,进了一家专业不对口的单位,我将就了……妹妹却恰与我相反,凡事,她不将就,有一分希望,她愿意付出十分的努力。在她不将就的人生里,她收获的是更多的快乐与幸福。

往事悠悠

云已经几年没有来信了,我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妈大概也看出点什么,说:"春,你好好念书,念好书,妈把云头给你娶来作媳妇。">>云头是有点笨,跑不快,跳绳也不会,脑子好象也不会"拐弯",谁说什么她都信;和我同时上小学,我小学毕业时她还在三年级晃呢。我爱云头,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离她而去。她详细询问了我的工作、生活情况,也告诉了我她的事。>此后几年,我们一直书来信往,保持着联系。

财经大学宿舍

★财经大学宿舍大学是在成都的一所财经院校里上的,熟悉成都的应该知道是哪一所。我们入学的时候规模还不如现在这么大,一共只有5幢学生寝室外加1幢研究生楼。回到寝室一说,大家都觉得奇怪,于是跑到对面418去看,发现四舍417的窗户上也贴了封条,上面的字由于风吹雨打早就看不清楚了。大学四年一直没有人住。学校只好封了那个寝室。干脆明说好了,就是西南财经大学啦。

上大学

★上大学这是我宿舍老大讲的。老大学习不是很好,高考过后。他最纠结的是能不能考上本科。也是为了教老大疏散一下心情。即便坐在公园里,还在纠结:我能上个什么大学呢?居然把正在打滑梯的侄子抱下来,说:你看叔能上哪个大学?他侄子听了这个贿赂,立马喊出一个大学的名字。老大的爷爷远远地跑来了。老大跑过去抢过来一看,正是他想也不敢想的第一志愿。

朱熹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成就

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朱熹的抗金主张没有被采纳。朱熹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这是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标志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在学术上,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是本体,心是认识的主体。为解救灾民,朱熹迅速采取了几项有力措施。朱熹曾先后六次上状奏劾唐仲友不法,直指王淮与唐仲友上下串通勾结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