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平津战役

战役经过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某部会师天津金汤桥平津战役:人民...炮兵部队通过北平前门大街主要经过三个阶段。25日,华北军区第3兵团由集宁地区东进;29日,向张家口外围...军发起攻击,平津战役开始。淮海战役第35军于12月6日由张家口乘车东返,9日被华北军区第2兵团包围于新保安地区。

历史上的今天5月27日 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

1900年5月27日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1900年5月27日,近代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开始形成...。1900年5月27日,直隶义和团进占涿州城,开始由乡村向城市发展。北京、天津迅速成为运动的中心。21日慈禧太后下令对各国“宣战”时,北京义和团被利用围攻使馆区。在中外反动势力残酷镇压下,义和团运动终遭失败。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4日 抗日将领吉鸿昌慷慨就义

1934年11月24日抗日将领吉鸿昌慷慨就义在80年前的今天,1934年11月24日,抗日将领吉鸿昌慷慨就义。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在北平陆军监狱被枪...。吉鸿昌在欧美期间发表抗日演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被...特务刺伤后逮捕。22日,秘密押解至北平军分会军法处。当晚对吉进行审讯,吉慷慨陈词,历数蒋介石的卖国罪行,并将上衣解开,袒露出察北抗日作战中所负的累累伤痕。24日,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将吉鸿昌”就地枪决”。

历史上的今天3月9日 清朝咸丰帝即位

1850年3月9日清朝咸丰帝即位在166年前的今天,1850年3月9日,清朝咸丰帝即位。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英法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皇帝病死于热河。

历史上的今天7月13号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烧 ... 抢掠

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烧...抢掠在116年前的今天,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烧...抢掠。7月14日凌晨,日军渡过护城河,炸塌津城南面城墙一段,自此突入。英军相继跟进,6时许,大队联军及武装教民占领南城。八国联军向天津发起总攻。面对手持大刀长矛的义和团和武器低劣的清军,八国联军长驱直入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15日,联军对津城实行分区占领。日军从盐运使署抢走200万两纹银。

历史上的今天7月29号 日本占领北平、天津沦陷

1937年7月29日北平、天津沦陷在79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29日,北平、天津沦陷。1937年7月下旬,日军在援兵开到后,开始大举进攻北平。26日晚7时,丰台日军500名企图强行由广安门进入北平城。29日,北平沦陷。日军在进攻北平的同时,又进攻天津,29日,第二十九军驻天津的第三十八师曾夺回火车站,包围东局子的日本...机场,但30日奉命撤回天津。同日,天津沦陷。

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慷慨就义

在82年前的今天,1934年11月24日,抗日将领吉鸿昌慷慨就义。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在北平陆军监狱被枪...。临刑前,吉鸿昌以手为笔在地上疾书绝命诗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吉鸿昌在欧美期间发表抗日演说。抗日同盟军失败后,他潜回天津,继续进行抗日反蒋活动。当晚对吉进行审讯,吉慷慨陈词,历数蒋介石的卖国罪行,并将上衣解开,袒露出察北抗日作战中所负的累累伤痕。24日,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将吉鸿昌”就地枪决”。

洋务运动李鸿章在天津办医学堂

1893年12月19日,清洋务运动首领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医学堂,这是我国第一所医科专业学校。中国最早的公立医学堂是北洋医学堂,也叫天津军医学堂,其前身是188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北洋施医局创办的医学馆。1893年12月,李鸿章委派法国军医梅尼在原“医学馆”的基础上创建北洋医学堂,并附设北洋医院,专门培养军医人才。此时,该学堂更名为“北洋海军医学堂”,归海军部直辖,专门培养海军军医。

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

1404年12月23日,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即天子渡口之意,筑城设天津卫。清朝,天津升卫为州,升州为府,但“天津”二字保持至今。网络配图明成祖并下令设立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在当时统称“三卫”。每卫士兵足额5600人,天津三卫士兵定额16800人,以拱卫将建立的京师和维持当地的安全。

中日在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在132年前的今天,1885年4月18日,中日签订《天津条约》。故于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为全权大使,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副使,出使中国,乘机要挟清...谈判。清...代表李鸿章采取希图苟安的妥协方针,4月18日在天津与伊藤博文签订《会议专条》。共三款,另附李致伊文书一件。后来日本利用此约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