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太平军大战岳州:击毙清军4位悍将,老将曾天养因单挑而亡

1854年4月,「”铁公鸡”石祥贞,骁将曾天养率西征军偏师在靖港大败湘军水陆两师,曾国藩两次投水自尽未遂,狼狈逃回长沙,受尽了冷眼。可惜,「”工科男”林绍璋指挥不得力,2万西征军主力在湘潭七连败,被...得仅带4个骑兵狼狈逃回岳州大营。石祥贞、曾天养在靖港获胜,并未能抵消林绍璋在湘潭惨败造成之后果,湘军乘着胜利之余威,发起反攻。此时,东王杨秀清还没有意识到湘军之厉害,韦俊、石祥贞等悍将从西征战场调

练军:晚清 ... 对绿营的整顿升级为何以失败告终?

1860年,江南大营彻底覆灭,标志着清王朝以绿营为主要武装的时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湘淮勇营。兵属于经制军,勇属于勇营湘淮等勇营势力不断膨胀,而作为清王朝正规军的绿营则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正确却致命的决策:太平天国为何瞬间由复兴之像走向败亡之路?

1860年下半年,是太平天国历史的又一个拐点。拐点处的会议1860年5月,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困扰太平军多年的天京之围终于完全得解,天京城一片喜气洋洋。这次喜气洋洋的会议,正是太平天国从复兴走向失败的开始。正确却致命的决策会议决策本身问题不大。而限期一个月,也是稳妥的。胜利的诱惑,是致命的。

「 ”老炮”冯子材——晚清击败西方列强第一人(2)

观音桥事件后,面对法方蛮横索赔和咄咄逼人的架势,一向软塌塌的清廷也终于强硬了一回,于1884年8月23日下旨开战,令清军沿中越边境分东、西两个方向进攻,收复越北地区。西线清军以云南军队为主力,云贵总督岑毓英为统帅,打到宣光城下,与法军进行惨烈的攻防战。东线清军以广西军队为主力,超越原防御阵地主动出击。冯子材参加的,便是东线清军。派系林立东线清军的统帅,是李鸿章淮系的核心成员之一,新任广西巡抚潘鼎新。

连老家都 ... 的卖国贼,穷极一生盼中国改变,背负 ... 名为中国强大

直到...战争,英军入侵中国时,还有很多中国人卖蔬菜给英军,给英军带路。但家中的不幸袭来,双亲相继去世,郭嵩焘只能回家居丧。英国威胁要用兵,逼满清派官员前往英国道歉,这个差使落到了郭嵩焘头上。郭嵩焘时刻不忘中国的...。1879年,郭嵩焘黯然从英国卸任回国,连他的老家百姓都集体...他,认为他是个通洋的卖国贼。

自古北漂多艰难,清朝北漂京官没钱吃饭,几十年买不起一套官服

康熙八年,监察御史赵璟给康熙皇帝上疏,恳请皇帝给全国公务员们加工资,在条陈里赵璟指出本朝官员俸银,总督每年155两,巡抚130两,知州80两,知县40两,这点工资实在是不够花,别说月光了,连二十天都撑不过去啊!赵璟的这封奏疏,实际上是为京官们说话,何谓京官?顾名思义就是在京城为官者,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或考取功名或者捐纳汇聚京城,隶属中央衙门。

世人眼中腐朽不堪的大清,在列强眼中竟也有过辉煌的一面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中国在欧美眼中一直以列强的身份,地位远超于日本。不论"列强"这个身份是褒义还是贬义,但都是对清朝实力的一种认可。那么清朝在欧美眼中为何有这么高的身份呢?不过,在太平天国运动过后,朝廷的官员终于意识到西方工业国家的先进,一场打着"自强""求富"口号的自救运动开始了。

大棋局: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 第5回 长沙,临危受命(下)

而左宗棠率领湖南的清军,与江忠源配合,追到了湖北。经过八个月的艰苦鏖战,终于将太平军驱逐出武汉。授权左宗棠近一年,因指挥得力,战功显赫,刚拿下武汉,他就被提拔为署理湖广总督。他留左宗棠守湖南,自己亲率清军主力,转战湖北。不料,他却在湖北黄安田家镇,被太平军大败,只好灰头土脸的退回武昌城坚守。

「 ”小人物”章寿麟:两次将曾国藩从水中捞起,结果过得怎样?

研究历史,人们大多倾向于关注「”大人物”,认为他们才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之主要力量,而对一些「”小人物”则往往一笔带过,不舍得下笔墨。殊不知,「”小人物”往往在不轻易间改变了历史走向,也改变了很多人之生活轨迹。例如,捻军小兵张皮绠,就是他在麦田里砍下去的那一刀,...死满蒙集团最后一员统兵大将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才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督抚势力之触角延伸到北方各省,进而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