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这对文才甚为自负恨不能与韩愈、柳宗元同代以分上下的曾国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曾国藩对这件事不怨天、不尤人,反而激起他发奋读书的信念。曾国藩在信尾对弟弟说,我平生的长进全在受挫受辱的时候。
洪秀全:江山半壁,美人一群 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洪秀全,从创立拜上帝教起,即以"天下男子全是兄弟之辈,天下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号召,广泛发动妇女参加。取得部分胜利后,天王洪秀全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认为大局已定,要关门当太平天子,把同打江山的妇女转为供自己淫乐。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自尽,在美女丛中生活十一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敌,也不过问朝政。"洪秀全一方面不问朝政,一方面为后妃娘娘们则费尽心计。
太平天国内讧的故事 "太平天国"在短短几年内就席卷大江南北,定都"天京",强烈震撼了大清王朝,几乎将其推翻。正在湖北战场的冀王石达开听说天京内讧急忙赶回,想要制止韦、秦滥...。石达开闻讯慌忙逃出天京,结果,韦昌辉将石达开留在天京的家属满门抄斩。经过天京事变,石达开成为众望所归、辅佐朝政的理想人物。但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事变之后,洪秀全对人更加猜忌,只重用洪氏兄弟,处处防备、排挤、打击、限制石达开。
洪秀全的"大字报" 洪秀全曾用一块很大的黄缎子作纸,在上面写了万余字对古人的评论,然后张挂在天朝宫殿的照壁上,称为"天榜"。其实就是洪秀全写的一张评价历史人物的大字报。洪秀全写天榜时,自然要写到古代圣贤,如文王、武王等。名臣中贤良的直呼其名,奸恶的也称妖。洪秀全的贬低和侮弄古圣先贤,是同他对自己的过高估价和自我神化分不开的。
曾国藩的师父做了曾国藩的儿子 摘自《体光老和尚开示录》虚云和尚在云南之前,曾国藩做过云南王,曾国藩信佛,在云南拜了个师父,这师父天天看华严经,功夫用的很好,外号草鞋老公,他...其它鞋子,就穿草鞋。曾国藩他跟虚云老和尚是亲戚,也弄不清曾国藩的母亲是老和尚的姑姑,还是老和尚的母亲是曾国藩的姑姑,反正他们是亲戚,跟老和尚经常来往。曾国藩他这个儿子贪心好大,十多岁就找了几个女的,虚云老和尚是个好意,到他家里找他找了五六次,他不见。
冯桂芬 冯桂芬,中国晚清思想家。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奉诏于苏州举办团练。十年,太平军克苏州,遁居上海。时既愤于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又主张借洋兵助剿太平军,并联络江浙官绅,在外国势力支持下组成会防局。在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后,为解上海之围及进复苏州,多次献策。这些主张对洋务派曾产生很大影响,对维新派也有所启迪。晚年讲学于苏州、扬州,从事著述。主要著作还有《显志堂稿》、《说文解字段注考证》等。
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像僧格林沁,清朝蒙古亲王、清军将领。僧格林沁受命为参赞大臣,与奉命大将军、惠亲王绵愉部署抵御。五年春,先后在直隶东光县连镇和山东茌平县冯官屯围歼太平军,俘其首领林凤祥、李开芳,以功晋封亲王。次年英法联军扩大侵略战争,僧格林沁失守大沽、天津,继败通州八里桥,致北京失陷。九月,奉命率兵镇压山东、河南、安徽各地捻军等抗清武装。此后捻军实行流动作战,僧格林沁穷追于豫鄂各地,但屡遭挫败。
左宗棠 左宗棠,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首领。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是年5月,奉命督办新疆军务。1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曾国藩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1854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000多人,会集湘潭;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极力攻击太平天国起义,誓师出战。曾国藩发布《谕天津士民》的告示,对天津人民多方指责,诫其勿再起事端,随后释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引起天津绅民的不满。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赖文光 赖文光,,中国太平天国将领,捻军统帅。1852年,在天王洪秀全左右担任文职。继而随陈玉成西征,1861年春攻入湖北。是年秋,封遵王。1864年回师援救天京,天京已陷,兵败湖北。赖文光遂与捻军诸将张宗禹、任化邦等以恢复太平天国为宗旨,按照太平军军制整编捻军,被推为统帅。之后,李秀成率捻军奔驰豫、鲁、苏、皖,粉碎曾国藩圈制战略。6月冒险进入山东青、莱、登地区,陷入淮军战略圈套,主力损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