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故事:初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善书觉群迷(33) 面对如此深重的灾难,印光大师痛心疾首,急于流通佛经善书,唤醒世人的觉悟。明清以来扬州的刻经质量上乘,天下闻名。大师决定到扬州藏经院去刻印。兴慈法师把双林寺刻印的《傅大士集》[4]版送到扬州藏经院,送一本《傅大士集》给印光大师征求意见,大师看完后,告诉兴慈法师,“误字犹多,刻亦未精,理当重梓,方可流通。”>大师此次出山到扬州藏经院,开始了他十余年流通佛经善书以及到各地随缘说法的事业。
印祖故事:为挽劫运弘因果,缩小排印安士书(41) 尤惜阴、张云雷、丁福保等居士与大师商议,希望大师出面提倡,排印缩小本的《安士全书》,向全国流通,以挽回劫运。让全国二千四百十一县主要机关,及军政要人,都能读到《安士全书》。>大师在上海商议好缩小排印《安士全书》的办法后,到九月廿四日才回到法雨。回山以后就忙着订正《安士全书》等事。>总之,当时《安士全书》总共流通了十多万部。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 听说红螺山资福寺是专修净土道场,大师便于26岁辞别师父,独自前往。这年10月入念佛堂念佛,沐浴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光明雨露,大师的净业大有长进。30岁,大师到北京龙泉寺为行堂。31岁,大师住于圆广寺。事情结束后,大师仍然南归,住于法雨寺藏经楼。民国11——15年间,不断增加扩大,又在中华书局印行,题名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谈因果 [净空法师] 因为他们遵循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平民为自己的身家做损人的事;乃至于国家主政的人,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往往做出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事。灾难已非常明显形成,有识之士时刻在提醒大众。因为今天地球上空大气光化的污染,已快达饱和点;如果达到饱和,上空不能负荷,污染必定降落地面。
谁主导因果 现在人讲求知欲,这是误导众生,因为求知是所知障,结果就是什么都不知。而印光大师《文钞》中多次的赞叹说,《安士全书》是讲因果最好的一部书,《感应篇汇编》是第二,《历史感应统记》则为第三。谈因果与转境界东北的崔居士事业做得很成功,在经济衰退之时,财源还继续不断增长,这个因素很多人不理解。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是因,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果报。
净空法师《谈因果》 于是提倡《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这三种书当时经大师极力提倡,翻印的数量超过一切佛的经论,而对社会也产生很好的效果。而《文昌帝君阴骘文》是在《安士全书》里,占全书分量的二分之一,在台湾省流通的《安士全书》是精装一本,上下两卷,也有分成四卷。前面二卷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详细讲解,举出古今许许多多的公案来证明。换言之,文昌帝君的《阴骘文》不可不读,不可不明,不可不遵照奉行。
印祖故事:初到扬州藏经院,刻印善书觉群迷 面对如此深重的灾难,印光大师痛心疾首,急于流通佛经善书,唤醒人们的觉悟。明清以来扬州的刻经质量上乘,天下闻名。兴慈法师把双林寺刻印的《傅大士集》版送到扬州藏经院,送一本《傅大士集》给印光大师征求意见,大师看完后,告诉兴慈法师,“误字犹多,刻亦未精,理当重梓,方可流通。”大师此次出山到扬州藏经院,揭开了他十余年的流通佛经善书以及各地随缘说法的事业。
印祖故事:为挽劫运弘因果,缩小排印安士书 尤惜阴、张云雷、丁福保等居士与大师商议,希望大师出面提倡,排印缩小本德《安士全书》,向全国流通,以挽回劫运。让全国二千四十一县之各要机关,及各要人,都能看到《安士全书》。半于祖国施送,令彼各各培植本生国界。大师在上海商议好缩小排印《安士全书》的办法后,到九月廿四日才回到法雨。总之,当时《安士全书》总共流通了十多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