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谁能想到,秦桧竟然寿终正寝

北宋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前往金国同他们议和,结果和秦桧一样被扣留了下来,然后在金人的恐吓之下,赵构也认为金人是不可战胜的。都说文人心眼多,坏心眼也多,这秦桧更是如此。至于那些个一心收复失地和进攻金国的抗战派,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秦桧的打压,当然,还有赵构的默认。要说秦桧最大的罪行,那应该就是风波亭害死岳飞了。没错,就是我们尊敬的、亲爱的、伟大的抗金名将岳飞,他老人家就是被秦桧给害死了。

岳飞若不理会赵构的那十二道金牌,会有什么结局呢?

岳飞自二十岁起先后从军四次,到南宋时期就成为了抗金名将,在建炎二年到绍兴十一年这十三年的时间里,岳飞参与指挥了数百次战斗,立下无数战功,是南宋主战派不可或缺的将领。绍兴四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北伐,收复了中原的郑州、洛阳等地,后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

宋朝有位名将能征善战,因为政治情商低,不会做官,最终冤死

凭岳飞的战功及掌握的军权和军队,秦桧是万万办不成这事的。这个宋高宗赵构,因为在北方见识了金兵骑兵狂暴,士卒步战之狠辣,早被吓得有心理阴影,一提和金军作战。他这心事就被秦桧猜透,秦桧投之所好,天天鼓吹议和,称不要和金军死战。宋高宗赵构终于下定决心,必须处死岳飞,保住自己皇位。以是君臣携手共谋陷岳飞于死地。与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同死于风波亭。

软骨头、会逃跑、主和派、重亲情的宋高宗为何最后不干了?

宋高宗也是人,人就有感情。他的养子宋孝宗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宋高宗应该还是投入很深的感情的,也收到了回报。北宋灭亡,开封沦丧,赵构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遭遇了同样国破家亡的悲剧。所以,当他在位期间,接见金主完颜亮前来告丧并威胁南侵的使节之后大哭,当代人从预设了宋高宗乃是一个投降派软骨头,并咬定了他是因为金人即将入侵而吓哭了。

赵构有意不救援开封?他没那么多心思,也没有能力去救驾

金宋两国在联盟击败辽国后,宋军在和辽军的战争中表现出的孱弱是让金人感受到了猎物的味道,当时金宋两国商定,击败辽国后,燕云十六州是归宋国所有的,可是北宋数十万大军两次征讨当时的燕京,都被辽国守军击败,燕京还是金人打下来的,可以说金国只是得到了宋国的钱财资源支持,在实际战争中宋军的作用不大。个人观点,当时的赵构应该那么多心思,他也没有能力去救驾。

如果宋徽宗禅位给赵构,而不是赵恒,北宋会不会避免「 ”靖康之难”

我们都知道,北宋末年,面对金人的猛烈进攻,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是一筹莫展,除了知道逃跑外,别无他能,后来为了嫁祸于人,自己不至于背上亡国之君的恶名,匆忙将皇位禅让给赵恒,也就是历史上的宋钦宗,为方便自己及时出逃,当起了甩手掌柜,尽管赵恒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继承皇位,但面对他爹的威逼,也不敢不即位称帝,宋钦宗赵恒的能耐还不如他爹,从自登基称帝后,愁的几乎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都是被吓醒,唯一干的一点正经

德顺军之战:南宋的另一场自我失败,再也无法翻身

绍兴三十二年,南宋的西北发生了一场似乎不是太起眼的战役。宋孝宗宋孝宗号称是南宋最为贤明、也是最有进取心的皇帝,由于这次错误,导致了次年隆兴北伐的失败,意志逐渐消沉。这次错误让南宋无法翻身,连累了宋孝宗的孙子宋宁宗,开禧北伐,一并遭遇失败。历史的错误是无法挽回的,根源在于宋朝文人统军的家法经常殆误战机。特别是处于弱势的一方,翻盘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一旦错失良机,只有缓慢地苟延残喘,直至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