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

朱由检17岁即位,他是怎么将纵横朝野的魏忠贤清除的?

>在朱由检上位不久后,直接将魏忠贤一党的势力清除的干干净净,那时他还只是17岁的小毛孩,没有根基,对于朝政也是略懂一二,那他是怎么做到将纵横朝野的魏忠贤清除掉的呢?>>纵横好几代明朝的宦官群体终于被朱由检清除了,魏忠贤其实就是被他的自己人害了,朱由检清除掉阉党后,本以为可以坐稳江山,可没有想到事与愿违,仅做了17年的皇帝,成为了亡国皇帝自此明朝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朱媺娖:15岁没了手臂,去世时已有身孕

>明思宗一刀砍断了朱媺娖的左臂,15岁的朱媺娖没了左臂,昏死过去,这时明思宗也没时间再补刀,并自尽了,农民军攻进皇宫,皇宫已经是尸横遍野,宫中不少的宫女也已经自尽,农民军极力的找寻皇家子嗣。>在此之前朱媺娖曾向清朝皇帝提出要出家为尼,但遭到了拒绝,这场婚姻对朱媺娖来说不是恩赐,而是相当的讽刺,朱媺娖整日郁郁寡欢,最终撒手人寰,去世时已有身孕五个月。

崇祯发“罪己诏”自省或检讨自己的过失 为什么不能挽救明朝呢

当朝政治理出现问题、天灾造成灾难、政权处于危险时,皇帝往往下发“罪己诏”,自省或检讨自己的过失。这件事让崇祯帝十分难堪,他被迫于10月下发“罪己诏”,承认在用人等方面的失误,“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在这以后,崇祯帝下“罪己诏”的频率明显加快。崇祯帝第四次下“罪己诏”,声称“罪在朕躬,谁受其咎!”崇祯帝第五次颁发“罪己诏”。然而,崇祯帝的6份“罪己诏”,为何依然救不了大明王朝?

崇祯帝5岁儿子临死前,说了一句话竟成真

>听了朱慈焕临死前的这句话,崇祯心里十分害怕,史书中的原文是:"上大惊惧,极力挽回,亦无及矣"。当时的崇祯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财政问题,而内阁大学士薛国观给崇祯除了一个主意:借助。>>不过他们这个办法还真是有用,听了朱慈焕那句话,崇祯恐惧极了,将李国瑞七岁的儿子封为候,还把之前从李国瑞家里搜来的金银全都还了回去。但这是野史记载,不可信,说不定是崇祯其他的儿子,也有可能是其他人冒名顶替的。

王承恩是个怎么人?王承恩一个太监为何能葬入皇陵?

王承恩是个怎么人?>明思陵是顺治二年的时候修建的,其实,表彰王承恩也是有清王朝有目的的,但是,他本人得到了顺治,还有康熙两位皇帝的称颂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明思陵规模小,但是葬入皇陵的,也唯有王承恩这一位太监。

崇祯帝勤奋刻苦,明王朝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当中,崇祯皇帝朱由检表现出来的隐忍和果断,确实非同一般。同年7月,袁崇焕重返京城,崇祯召见了袁崇焕,袁崇焕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为此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赞赏,随后的袁崇焕当上了辽东督师,拿着崇祯赏赐的尚方宝剑再一次来到前线,成为东北地区和渤海湾部分地区的最高指挥官。

崇祯自缢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明思宗朱由检>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汉族,明朝末代皇帝。>惶惶不安的崇祯急忙召集重臣,询问对付李自成义军的计策。但崇祯生性猜疑心极重,在袁崇焕屡立战功的情况下,将其处死。>1644年4月23日,李自成的义军在隆隆的炮声中攻城更急。25日凌晨,崇祯帝登上钟楼,鸣钟召集百官,但无一人前来。三天后,人们在寿皇亭发现了崇祯的尸体。只见崇祯乱发覆面,一只脚光着,与王承恩相对缢死。

朱由检

生平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又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朱由检亦知不能两面作战,私底下同意议和。因此崇祯帝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他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一旁的卢象升立即告诉崇祯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朱由检只能辩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

历史上的今天4月25号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

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在372年前的今天,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八月即帝位,改明年为崇祯元年。该陵之简陋,甚至使前来参观定陵地下宫殿的人都很难相信这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的陵墓——思陵。1644年4月23日,李自成的义军在隆隆的炮声中攻城更急。25日凌晨,崇祯帝登上钟楼,鸣钟召集百官,但无一人前来。三天后,人们在寿皇亭发现了崇祯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