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

档案 | 1959年7月24日,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展开厨房辩论

60年前的今天,1959年7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和赫鲁晓夫之间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论战。辩论是在厨房用具展台前进行的,所以被称为“厨房辩论”。1959年7月24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以此作为对苏联官员访问纽约的“回拜”。赫鲁晓夫昂起头来表示蔑视。赫鲁晓夫提议为“和平和废除在国外的一切军事基地”干杯。“厨房辩论”,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史条件:民族矛盾成 ... 主要矛盾

面对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同仇敌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民族矛盾的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的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以上引用不难看出,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的基本条件就是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其重要标志就是外敌的大规模入侵,在当时就是,日本不仅仅是占领东北的问题,而是要侵吞整个中国,这个在七七事变后已被历史验证。

教士韦廉臣在上海成立“同文学会”

1887年11月1日,英国长老会教士韦廉臣在上海成立“同文学会”。该会是清末在中国的传教士、外国领事和商人组成的最大的出版机构。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会长,韦廉臣为督办,1891年李提摩太继任总干事。>其编辑成员主要为林乐知、李提摩太、慕维廉、韦廉臣、丁韪良、艾约瑟、李佳白等。同时竭力为帝国主义侵华作辩护,企图通过书刊“解除中国人的武装”,主张变中国为外国的保护国。实为帝国主义在华的重要宣传机关。

陈独秀

1929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此时的陈独秀已偏离了托派纲领,而倾向庸俗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并遭到多数中国托派的反对,但仍与托派组织保持关系直至逝世也未曾脱离过这种组织和思想、政治关系。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则上。1942年5月,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辛亥革命

因以干支纪年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变革。此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一直得到华侨的有力支持。促使知识阶层进一步革命化的是拒俄事件。辩论结果,革命派占据上风,改良派的政治影响大为衰落。在进行论战的同时,革命派积极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英国从苏伊士运河撤走最后一批军队

1956年6月13日,作为最后力量的标志的英国军官和其他一些人早晨驶出了赛德港——比6月18日的最后截止日期提前了5天——英国对苏伊士运河地区长达72年的占领悄悄地结束了。网络配图许多埃及人一直在准备一个为期5天的盛大的庆祝会。尽管英国人对他们的帝国主义失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敏感的,但他们倒宁愿不予干涉。一名英国军官说:“我们决定,我们不想在最后离开的时候作一首歌并跳舞。”

实力弱还是运气差?为何斯大林没有趁二战反攻时夺取土耳其海峡?

在旷日持久战争中,俄罗斯不断发展壮大,吞并了奥斯曼帝国的黑海沿岸及高加索地区,而奥斯曼帝国则在丧城失地中逐渐走向衰落,尤其是1877年第10次俄土战争,沙俄军队兵临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差点控制土耳其海峡。不过因欧洲各国的强力干涉,俄罗斯控制土耳其海峡的企图终归落空。但雄心勃勃的斯大林依然没有趁机控制土耳其海峡,失去了最后一次历史机遇。

民国军阀混战的时候,帝国主义为什么没趁机侵略我们

整个欧洲在一战之后都处于恢复的状态中,没有一个国家有实力对我们进行侵略。而且一战时候欧洲发现,中国这时候已经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了,更是无法插手,也没有精力插手。一战的时候小日本趁着欧洲列强在大战的时候,趁机逼迫我们签订《二十一条》,在我国获取大量的权益。美国在一战的时候大发战争财,世界各国都欠美国钱。实力强大的军阀当家,这些帝国主义列强也是也忌惮三分的。

詹天佑读后感400字

詹天佑读后感400字篇1:《詹天佑》读后感_400字詹天佑——一个爱国工程师,我为他的勇气和智慧所佩服。詹天佑让工人从两端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不满四年就完工了。篇3:读了《詹天佑》有感_400字那一天,我津津有味地把《詹天佑》这篇文章读完。我为中国有詹天佑这样的工程师而感到骄傲!篇4:詹天佑读后感400字最近,我学习了《詹天佑》一课,让我深受体会。但詹天佑却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