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

此两虎将因争功拔刀相向,杨坚应对方式令人叹为观止,后皆大欢喜

攻克建康,贺若弼和韩擒虎两人南北夹击齐头并进,可谓功不可没。一向“责任”和“忠诚”的任忠选择了“卸任”和“不忠”,投降了韩擒虎。>>也正是因为这样,韩擒虎成了第一个进入建康的人,并且把陈国皇帝陈后主拿在自己手里,功劳自然比贺若弼大多了。韩擒虎拔出了宝剑。杨坚的一句话让两人面红耳赤,随后封贺若弼为上柱国,晋爵为宋公;封韩擒虎为上柱国。>一句话,贺若弼和韩擒虎的PK结果是皆大欢喜。

此人曾在南京城大肆屠 ... ,最后尸体被分食,连骨灰都被人混着喝

"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台城在久围之下,粮食断绝,疫疾大起,死者十之八九。侯景其后陆续派军在三吴地区大肆烧...抢掠。王僧辩将他的双手截下交给高洋,头颅送至江陵,尸体在建康街头暴露。当地百姓将其尸体分食殆尽,连其妻溧阳公主也吃他的肉,尸骨烧成灰后有人将其骨灰掺酒喝下。侯景有5个儿子留在北方,大儿子被高澄剥皮后用锅煮死,其余4个儿子被...后煮死。

韩世忠阻击金兵

韩世忠是主张抗金的将领,他对金兵的侵略暴行,十分气愤,决心趁金兵北撤的时候,狠狠阻击。韩世忠想用大船赶上去拦击,但是因为没有风,大船行驶慢,赶不上小船。韩世忠只好放弃船只,乘小船退回镇江。>兀术摆脱韩世忠的阻击,带兵回到建康,抢掠了一阵,准备撤回北方,到了静安镇,又遭到了岳飞军的袭击,被...得一败涂地,狼狈逃窜。岳飞赶走金兵,收复了建康。

辛弃疾活捉叛徒

辛弃疾决心继承祖父的遗志。哪知义端不怀好意,一天晚上,趁辛弃疾不防备,偷走了他保管的起义军大印,逃奔金军。辛弃疾抓住义端,那叛徒吓得哆哆嗦嗦,跪在地上求饶。>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又是痛心,又是气愤,一定要除掉叛贼,为耿京报仇。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他砍头示众。

宋高宗为什么定都杭州?原来是这个原因?

幸亏有宋朝水师保驾,赵构才将将保住性命。金国人退兵之后,高宗干脆盘桓在了临安,并且设行在于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比起建康靠近前线,是金国人马鞭甩得到的危险程度而言,杭州立刻就能下海,实在是个好选择。>于是宋高宗在绍兴元年升杭州为临安府作为“行在”,绍兴八年正式定临安为行都,建康改为留都。

桓彝得知建康失守坚决不投降 最终被叛将韩晃 ... 害

桓彝就是朝廷平叛的幕后功臣之一。好在,桓彝积极乐观,没有被生活打败,而是更加努力上进。>>就在桓彝赶去建康的半路,遭到叛军袭击,他们不得不退回宣城。敌军追至宣城,桓彝又连忙逃往泾县,此时桓彝得知建康失守的消息,周围好多和桓彝一样拒守城池的官员纷纷缴械投降,只有桓彝不从。最后,一座小小的县城,苏峻愣是花了一个月有余的时间才攻破,桓彝被叛将韩晃...害,年仅五十三岁。

古代历史事件之——司马睿重建晋朝,东晋建立过程详解

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流亡大臣与江南氏族的拥护下,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这就是晋元帝。>建武元年3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始建国,改元建武。318年司马睿即皇帝位,改元太兴,立王太子司马绍为皇太子。事情还得从司马睿被派到建康作镇守讲起。司马睿心里很不高兴,要王导想办法。打这以后,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在建康也就站稳了脚跟。>登基称帝>公元317年,羽翼已丰的司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桓温北伐

>后赵灭亡的时候,东晋的将军桓温向晋穆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晋穆帝表面上提升了桓温的职位,实际上又猜忌他。桓温要求北伐,晋穆帝没有同意,却另派了一个殷浩带兵北伐。>桓温胜利进军,到了灞上。桓温发出告示,要百姓安居乐业。可苻健也厉害,他料到桓温的打算,就把没有成熟的麦子全部割光,叫桓温收不到一粒麦子。但是这次北伐毕竟打了一个大胜仗,晋穆帝把他提升为征讨大都督。>以后,桓温又进行了两次北伐。

反复无常的侯景

高欢临死的时候,怕侯景靠不住,派人把侯景召回洛阳。侯景不肯上宇文泰的当,又转向南梁投降。侯景知道这件事,害怕起来,派一个人冒充东魏使者送信到建康,提出用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不知道这是侯景的试探,写了一封信交给使者,说只要把萧渊明放还,就立即把侯景交给东魏。>被东魏打得走投无路的侯景,对付...的南梁,倒还很有力量。侯景的叛军立刻土崩瓦解。

东晋刘毅刘裕曾是“拜把兄弟” 为争权反目

“教主”卢循跳水以后,南方大地再没有“敌我矛盾”了,刘裕开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一个对准的是“拜把兄弟”刘毅。刘毅认为自己落笔一手好文章、跨马一身好武艺,刘裕是个只有蛮力的乡巴佬,凭什么要做“大哥”呢?刘裕“解放”建康后,要清算桓氏残余势力。按理说,他是“甲级战犯”,应当享受第一个被砍头的“殊荣”。刘裕对他的“大动作”、“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