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世界游记 佛国世界游记序我叫静思,这是母亲在世时给我取的法号,我家里供奉着祖上传下的弥勒佛铜像。打我记事时起,母亲就教盘坐以及如何礼佛,直到现在30年了,我每天都有在半夜子时打坐的习惯,它能使我每天精力充沛。直到2年前,我在盘坐中、在梦中接连发生了一些奇妙的事情令我震惊不已,我本不想把这些事讲出来,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我不得不把我所遭遇的事情讲出来,以告天下众生。
娑婆应化 白幢天子观种姓、氏族、时、地、母亲等五相后,决定降生于中土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王族,于是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入住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之母胎。摩耶夫人夜梦六牙白象入住母胎后,即怀有身孕。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9年的弘法事业,于此同时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佛教化。
弥勒佛的前身 弥勒佛的前身从前,世上有一个国王名叫智力,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智止。国中有一位比丘,与智力国王是很好的朋友,国王和国中的人民都很尊敬爱戴他。不知情的比丘吃了后,大毒疮确实立即痊愈,众人都惊讶不已。国王便将全国的财富,都赐给了太子,并告诉太子:「将来,我们一定要更加护持佛法,以慈悲之心治理我们的国家。」当时的智力国王是弥勒佛的前身,智力太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五百罗汉系列—第258尊-阿逸多尊者 第贰佰伍拾捌尊--阿逸多尊者阿逸多尊者,为佛陀弟子之一。他修慈最胜,慈曰与乐,遵奉阿逸多尊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安乐。此等皆说阿逸多与弥勒实为两人,同为佛陀时代受佛教化之弟子。阿逸多,又作阿氏多,阿恃多、阿嗜多、阿夷哆、意译无胜、无三毒。依《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平等觉经》卷四等载,以阿逸多即为弥勒。
传说苏轼曾夜宿潍县石佛寺 传说苏轼曾夜宿潍县石佛寺陈正宽石佛寺,俗称南寺,老潍县古寺名刹大伽蓝之一。潍县石佛寺神圣高古,一是建时之“古”,二是石佛之“圣”,三是布袋之“尊”。传说,宋神宗熙宁年间,苏轼任密州太守两年,在熙宁九年残腊,奉调改知河中府,行色匆匆赶到潍州时,已是年除,邂逅大雪,不得不石佛寺借宿一宵,大年初一雪霁,又行上路。不禁忆起十二年前,于潍州石佛寺投宿情景。
弥勒佛的由来 弥勒佛的由来按照佛经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不过中国寺院正门供奉的大肚弥勒,则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塑像。后人把他当做弥勒化身,可见佛教传入中国后是经过一些改造的。现在我国境内的佛教是本土化了的佛教,许多内容是中国佛门独有的。欢喜佛的由来佛教的众佛像中,有一种男女双修形像的佛,游客称之为“欢喜佛”,又称“欢喜天”,梵文为“Nandikevara”,它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崇拜偶像。
三拜弥勒 此为南北朝梁时,传为弥勒化身的傅大士所创的弘法道场。因而,弥勒既称菩萨,也可称佛,即弥勒佛。)后人认为契此和尚是弥勒的化身,故塑其形象供奉。从此,弥勒笑眯眯的形象遍及各地。如此,当君临弥勒菩萨的道场梵净山时,的确应对弥勒三拜:一拜弥勒笑口常开,断却诸多烦恼事;二拜弥勒大度宽容,容人间恩怨情仇;三拜弥勒着眼未来,把希望常驻心间。
净界法师:释迦牟尼佛这样精进 释迦牟尼佛这样精进净界法师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度当中,他的精进波罗蜜特别的殊胜,很少有一个菩萨像释迦牟尼佛这样精进的。弥勒菩萨在龙华三会的时候,讲经只有三会;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特点在精进,他敢在娑婆世界成佛、敢在娑婆世界弘扬难信的法门。
什么人会见到佛菩萨? 为什么有的人会见到佛菩萨相?他很灰心,以为他不可能达成看见弥勒菩萨的愿望,于是放弃闭关,离开了闭关房。三年又过去了,无著还是没有见到弥勒菩萨的丝毫迹象。他睁开眼睛看,那只狗已经不见了,在同样的地方,出现了弥勒菩萨,四周是闪闪发光的光轮。无著问弥勒菩萨:“为什么从前你都不示现给我看?”多数人说“没有”,又忙着干活。弥勒菩萨把无著带到天界,传授给他许多崇高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