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汪小亭 彩绘山水印泥盒 [专家点评]汪小亭彩绘山水印泥盒汪小亭的画与其父汪野亭略有不同,笔法细腻,构图空灵,这件彩绘山水印泥盒正是这方面的代表。印泥盒直径8.9厘米,款云“汪小亭写于湓浦”。底款绘一具象小亭子,这是汪小亭绘画的一个标志。——1970)是近代粉彩绘画名家,汪野亭长子,江西乐平人。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多色彩釉大瓶 [专家点评]清乾隆多色彩釉大瓶这件清乾隆多色彩釉大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底径33厘米。敞口内敛,束颈,颈以下渐广,圆腹,圈足微外撇,颈部两侧贴金彩夔形双耳。底豆绿地紫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它集中施用了多种彩绘,同时还集中多种制瓷工艺技法,包括高温、低温釉色,釉上釉下彩绘,而且能准确地表现出来。
[专家点评] 清光绪 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 [专家点评]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另面)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另面)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另面)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里内)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底足)清光绪景德镇窑反瓷帖捏彩绘水洗(细部)这是一只清代末期的大笔洗,高13.6厘米,口径22.8厘米。葡萄藤上随意点缀五串葡萄,葡萄采用捏贴技法并施以多色彩釉,以喻成熟。
[专家点评] 战国 彩绘描漆小屏风 [专家点评]战国彩绘描漆小屏风此屏风出土于江陵望山一个战国墓中,长50厘米、高15厘米、宽12厘米。长方框内由雕刻的动物组成连续性图案,有鹿、凤、鸟、蛙等,动物雕刻形象生动,比例准确,技艺亦为一流。屏座由数条蛇屈曲盘绕,具有神秘色彩。除雕刻外,此器的髹饰亦称精致。屏座及框架黑漆地,施以红、绿、银灰等色,禽兽亦施以彩,绚丽夺目。屏风起源很早,但先秦时称其为“邸”或“扆”,屏风称呼则在西汉时出现。
[专家点评] 战国 彩绘鸳鸯盒 [专家点评]战国彩绘鸳鸯盒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器中,雕刻各种动物形象的木胎漆器数量众多,造型新颖别致,花纹华彩灿然,是该时期楚国漆器的一大特色。这只鸳鸯盒既是一件精巧的艺术品,又是一件可作实用的器具。其整个造型为一只立雕的鸳鸯,头部可以转动,身体镂空,背部有一长方形口,用一浮雕夔龙的盖覆于口上,将口遮严。
[专家点评] 战国 彩绘虎座鸟架鼓 [专家点评]战国彩绘虎座鸟架鼓这件战国时期的形体高大的虎座鸟架鼓,双虎背向踞伏作座,双鸟踏于虎背为架,鸟尾以榫卯相连,鼓上有三个铜环缚丝带,分别系于两鸟的鸟冠与鸟尾相接处,扁鼓悬于双鸟之间。整个鼓架皆髹黑漆为地,用红、黄、蓝等色根据不同部位分别绘出虎的斑纹和鸟的喙、眼及身上的羽毛,十分精细,逼真传神。驱邪镇妖的虎座飞鸟,是虎和鸟两种动物的结合,鸟的双足踏于虎背上,昂首展翅,神采飞扬。
[专家点评] 汉 彩绘嵌银箔漆砂砚 [专家点评]汉彩绘嵌银箔漆砂砚木胎漆沙砚为砚的一个品种,它问世较早,1985年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曾出土了一方彩绘嵌银箔漆沙砚,近“风”字形,分砚盒、砚池两部分,砚面与砚盒之间有三角形的泄水孔,塞一木雕羊首形栓。外表饰以黑漆彩绘龙凤云气纹,镶贴有银箔人物、禽兽等。砚面木质髹黑色漆,和以极细沙粒,此所谓漆沙砚。此砚长19厘米、前宽9.8厘米、后宽8.2厘米、高6.6厘米。
[专家点评] 战国 彩绘木雕小座屏 [专家点评]战国彩绘木雕小座屏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一大主题是动物。出现在楚国漆器制品上的有龙、凤、鹿、虎、马、猪、狗、蟒、蛇、蛙、鱼、鸳鸯、鹤、孔雀以及各种合体动物,形象逼真,千姿百态。楚国的匠师独具心机,因形取势,巧妙地将五十五个动物交错穿插,回旋盘绕,使各种动物汇聚一起,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区别,形态栩栩如生。
[专家点评] 元海康窑赭彩凤鸟纹荷叶盖罐 [专家点评]元海康窑赭彩凤鸟纹荷叶盖罐宋元时期广东烧制釉下彩绘瓷的窑口有多处,较早的有广州西村窑,...镇龙圩的文头岭窑,奇石窑,道溪窑,海康窑等。其中以海康窑彩绘瓷的范围最大,窑址多,有公益圩,调乃家,旧洋,符宅等10余处古窑址,均发现有烧制釉下褐、赭色彩绘瓷。窑址出土的彩绘瓷均与早些时宋、元墓出土的大量较完整精美的彩绘瓷器相吻合,可以说海康窑彩绘瓷已是后来居上。故海康窑至今还少为人知。
[专家点评] 北魏彩绘马 [专家点评]北魏彩绘马细部北魏彩绘浮雕花纹带鞍陶立马,高36厘米。马肃穆挺胸,耳,嘴微张,直颈,剪鬃,扁尾下垂,四肢挺立于长方形踏板上。全器贴塑装饰纹样,白色体躯,头系红络头、衔、镳、缰绳等辔头,胸带塑红梅花缨子装饰,背披红马鞍、马镫、障泥,臀部拴红鞧带,鞧带上塑红色梅花下设绿色旒须装饰。该器造型生动传神,神态威严,体躯健壮,再现了当时战马装备与装饰的风采,为难得的一件北魏时期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