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展

揭秘晚唐名将高骈与罗城:古代成都规划格局最后的奠基者

今天人们可能对成都的罗城是什么并不大清楚,实际上这是历史上成都城市格局形成的最后一次筑城。修筑罗城的主持者,就是晚唐时镇守西川三年的名将高骈,正因为他对成都和西川的...防御做了大量工作,唐僖宗才会在出现危机以后毫不犹豫前往成都避难。

宋蒙战争与四川

宋蒙战争与四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川地区相对来说位于边陲位置,与中国传统的政治中心距离较远。较大的一次波动或落差发生在13世纪,其起因则是长达五十余年的宋蒙战争。北宋前期,在这一地区设立了四个路进行管辖,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南宋川陕驻军军粮每年150万石,全部出自四川,这一数字占南宋全境每年军粮总数的三分之一。

探秘:隋代以前的四川青瓷

探秘:隋代以前的四川青瓷四川陶瓷源远流长,在四川新津县花源镇联合社区宝墩文化地层中,考古发掘出距今已有4500年的陶窑遗址。对此,收藏界有人称之为“四川青瓷之谜”。面对大量的四川青瓷实物,令人十分茫然。这件器物表明,早期四川青瓷跟浙江越窑青瓷有密切联系。图3是该窑址区出土的晋代至隋代青瓷标本。因此,可以说成都地区是隋代以前四川青瓷的重要产地之一,这一点是不应质疑的。

邛窑精美瓷器解密与赏析

邛窑精美瓷器解密与赏析一、曾经的浩劫民国初建,伴随着清帝国的垮台,满清贵族的衰落,明清官窑瓷器散失民间。据此完全可以这样认定:邛窑鼎盛时期的精细瓷器,完全可以与全国同期各个瓷窑所烧制的精美瓷器平分秋色!这里,笔者不妨提供几张邛窑精美瓷器照片,供读者鉴赏。

成都漆器 流光溢彩3000年

成都漆器流光溢彩3000年成都是中国漆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称号。成都漆器又称“卤漆”,起源于距今3000余年的商周时期,其工艺水平在相当长时间内遥遥领先于全国,以其精美华丽、富贵典雅、光泽细润、图彩绚丽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后,成都漆器多次作为国家级礼品赠送外国首脑和友人,享誉海内外。1954年成都成立了工艺美术社,1956年正式成立了成都卤漆社,技艺人员扩大到40人,到1960年发展到200人。

鬼斧神工成就传世漆器

鬼斧神工成就传世漆器蜀锦、蜀绣和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一起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漆器用天然生漆、实木为原料,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古代用成都漆艺做成的漆器,因其精美华丽而成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成都漆器工艺精湛,做工考究。战国时期,成都漆器工艺已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夹纻胎新工艺的产生。由于麻布夹在漆灰中间,人们便称其为夹纻胎,它是后世脱胎漆器的始祖。

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

 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  文/段渝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为了在政治经济上加强对巴蜀的控制和开发,把巴蜀划分为若干个郡县,从而使巴蜀的城市体系出现了新的格局。同时,由于国内统一局面的加强、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巴蜀地区交通网络的扩展,巴蜀商业增添了新的活力,达...

成都驷马桥名称由来:司马相如兑现坐车过桥誓言

古时一车套四马,故称驷马,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后来他功成名就,乘着“驷马”衣锦还乡,升仙桥就改名驷马桥了。在成都,驷马桥应该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座老桥,虽然我们现在已看不到它过去真实的影子了。>驷马桥原名升仙桥,横跨在北门的沙河上。如此,司马相如果然乘着洋盘的驷马高车重过此桥,兑现了自己的豪言壮语。成都人的喜欢“吃欺头”,也在驷马桥得以体现。

桓温做了什么,让原本的一代英雄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

将士必一鼓作气,拿下成都。桓温用了袁乔的意见,逃选精兵一万三千名去攻成都,留下参军孙盛和楚带两千士兵在彭模守卫辎重。桓温则与李权的军队相遇,李权接连吃了几个败仗,逃回成都。桓温在成都待了一个多月,留周抚镇守成都,自己带兵回到江陵,李势等成汉的宗族都被送到建康。桓温被封为郡公,就是最高一级了,此时的桓温只有三十五岁。

刘秉璋是谁?首个被罢免的四川总督,卫护百姓不屈膝洋人

川东各属州县民情汹汹,民教双方聚众械斗。刘秉璋一心痛惜百姓,不愿宽恕犯下暴行的教民。>刘秉璋所不能看到的是,在那个时代,洋人和普通百姓,必然是决裂的两端。在巨大压力下,清廷将四川总督刘秉璋及以下十几名官员革职,永不叙用。刘秉璋在庐江地位甚高。>刘秉璋的朋友圈>交恶汪太守>巴蜀文化专家郑光路研究认为,刘秉璋刚任四川总督时,颇为倚重提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