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汪精卫发表《举一个例》,能否力挽颓势?

1939年3月27日,汪精卫写成《举一个例》,除哀悼曾仲鸣之死外,其主要目的在于公布国防最高会议第五十四次常务...会会议记录。该次会议由汪精卫担任主席。汪精卫企图以此说明,主和并非自己一个人,是“最高机关,经过讨论而共同决定的主张”。曾仲鸣针对汪精卫的《举一个例》,蒋介石于4月6日,草拟《驳汪言要点》。据此可知,当日发表的吴稚晖的《对汪精卫〈举一个例〉的进一解》实为吴、蒋二人的共同作品。

豫南会战之前中日双方都做出了什么布置?

枣宜会战之后,日军日益感到周围中国军队对宜昌、信阳等据点及平汉线的巨大威胁,分兵把守,则不免分散兵力,捉襟见肘,陷于被动。因此,日军决定倾力攻击平汉线两侧的中国第5战区部队,试图在双方的主力决战中一举击溃中国军队,彻底解除中方的威胁。日军行军中中国最高军事当局根据以往的经验,预料日军迟早会在豫南及附近地区发动旨在围歼中方野战主力的进攻,并判断日军可能以奔袭的战术寻求双方主力决战。

... 在湖南主要有哪几支游击队?分别开展了何种形式的对敌斗争?

...在湖南组织的游击队,除了第9战区在湘北、湘鄂赣开展游击战的正规部队外,还有湖南省...和各县区乡...组织的地方游击队。上述各游击武装都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给侵略者以打击。炸毁桥梁此外,游击队还积极营救...被俘官兵和被日军击落的中美飞行人员。游击队立即将飞行员抢救脱险,护送到江西遂川机场。

从劝汪赴欧到 ... ,蒋介石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矛盾?

最初,蒋介石确曾企图挽救汪精卫,至少,要尽量减少汪叛逃的影响。26日,他在发表声明严辞驳斥近卫的同时,还在为汪精卫打掩护,声称汪之赴河内,只是为了转地疗养。下午,召开...临时中常会暨驻重庆中央...会议,决定开除汪精卫党籍,解除其一切职务。会上,曾有人主张明令通缉,因蒋介石反对而罢。汪精卫被开除,蒋介石当日日记云:“实足为党国之大庆也。”不过,他还没有确定对汪的处置办法。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灭杨虎城全家?而放过张学良,原因出乎意料

最终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张学良在事变结束后亲自护送到南京,抵达南京后,张学良就被扣押,一直被拘禁了五十多年。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使蒋介石在名义上统一全国,在中原大战时,张学良挥师南下,冯玉祥、阎锡山顿时灰飞烟灭。在事变后杨虎城觉得要签署的协议全部实现后再放蒋介石,张学良主动送蒋回南京了。

白崇禧最后悔没听李宗仁的话,最终死在蒋介石手里

当时,白崇禧和李宗仁被人合称为李白,两个人在...中可谓是最有实力和前途的人。不过,在这件事情上白崇禧和李宗仁有了不同的看法,李宗仁是表示不能去台湾省的,这一行必定是凶多吉少,而白崇禧则因为蒋介石的特别命令不得不去。可是,当得知李宗仁从美国回到大陆后,蒋介石自然知道再也不能通过白崇禧来制约李宗仁,并为此迁怒于白崇禧。

他曾是彭德怀头号战将 淮海战役又成刘邓手中王牌

杨勇上将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他曾经做过彭老总的头号战将,后来又成为刘邓淮海战役中的王牌杨勇是...中被称为“虎眼吊睛”的上将。杨勇打仗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他曾经做过彭德怀的头号战将;在后来又成为刘邓手下的王牌。杨勇率第七纵队,纵横于晋、鲁、豫战场。11月淮海战役开始,杨勇在张公店地区歼灭...一八一师5000余人,俘虏国名党五十五军中将副军长兼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

尘封秘档:陈诚、李济深两广事变往来函电

18日,随着广东空军人员纷纷驾机离粤北飞,众叛亲离的陈济棠连夜出逃香港,通电宣布下野。1936年10月10日,陈诚和李宗仁、白崇禧合影于广西南宁。奔走斡旋,陈诚呼吁和平1929年6月,军队各级党部工作人员调查统计,证明陈诚加入中国...的介绍人是邓演达、李济深。陈诚斡旋广西政争,电报李济深,自称旧属。信使往返,难解蒋李积怨李济深回复陈诚信函之一。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什么不放张学良?

张学良已被囚禁9年。要论功劳,正是西安事变开启了结束内战一致对外的局面,张学良居功至伟。此话一出,张学良终于知道蒋介石是彻底不会释放他了。据他介绍,抗战后宋子文和宋美龄提出无论从法律观念出发,还是从个人的私人情谊上,都应当释放张学良。结果,蒋介石于1946年将张学良押解到台湾省。

或许这些历史背景,能帮你看懂《邪不压正》中的侠隐

看完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或许你正觉得电影很不错,但是好像没怎么看透。不过我想给你介绍一些电影的背景,应该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自己的理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东三省,势力直逼北平。宋哲元以二十九军军长的职位兼任北平市长,前后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