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战争赔款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为日本再次侵华奠基 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向中国索取赔款共折合日元约三亿零二百二十五万。这笔巨额的偿款,使日本大发其财。其次,巨额的战争赔款也使日本得以建立金本位货币制度。但随着欧美各国相继采用金本位制,国际市场金价持续上涨,而银价则日趋低落。总而言之,《马关条约》为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军事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日本再次侵华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再晚2小时李宗仁就死了,幸亏他及时发现了胡宗南的秘密 也就是因为飘,害了胡宗南。众所周知,胡宗南和李宗仁关系不错,但就是在守信阳的时候,胡宗南差点要了李宗仁的命。于是,李宗仁一面安排人联系胡宗南部队,一面让部队原地休息。可以说,幸亏李宗仁聪明,发现了胡宗南逃走的小秘密,要不就成了日本人送上门的俘虏了。各位,这篇文章讲了再晚2小时,李宗仁就死了,辛亏他及时发现了胡宗南的小秘密。
抗日战争时期的滇越铁路 一时之间,滇越铁路运输异常繁忙,客、货运输量急剧上升。抗战胜利后,中、法两国签订《关于中越关系之协定》,规定宣布废除1903年的《滇越铁路章程》,将滇越铁路交还中国,这是在承认既成事实的基础上完成的外交程序。在云南铁路运输方面,对抗日战争起到较大作用的,还是滇越铁路。
1948:长春解放始末 长春围城前的敌我形势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民主联军在战场上形势并不乐观。到1948年3月13日四平解放,冬季攻势结束以后,...军在东北只占据吉林、长春、沈阳、抚顺、本溪、锦州、葫芦岛等城市,相互之间无法支援。1948年5月22日,...东北军区呈报中央...电报中提出:东北冬季攻势已经结束,我军拟于近日开始向长春进军,预计于5月24日抵长春附近,开始进行长春战役。
卢沟桥事变后的南京——当时中国的缩影 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浪潮。当时作为首都的南京,就是当时中国的缩影。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南京的新闻传媒不仅迅速报道了北方的战事,更以大量的篇幅报道了...各界、特别是南京社会各界的抗日救亡热潮,而且还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支持抗战到底、绝不屈服、反对妥协投降的鲜明态度。1937年8月9日,位于南京市中心的大华大戏院首次上演话剧《卢沟桥》。
长衡会战国军本来可以得胜却惨遭失败,只因为蒋介石的一个小心思 长衡会战发生之时,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到处都是凯歌般的进军,日军失败已是大势所趋。衡阳战事方殷,蒋介石的代表对美国人将租借物资分配给薛岳的部队大为不满——“因为蒋对他的忠诚有怀疑”。军事实力的保存,在蒋介石看来才是首要任务。日军迫近衡阳前夕,城内的非战斗人员已经疏离一空,但仍留下了数百名男女民夫和船民。
诱使中方秘密缔结《中德军事密约》,蒋介石能否看清德方面目? 中德绝交,中国宣布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1942年,德国有关方面企图引诱中国缔结《中德军事密约》,将中国绑到轴心国的战车上。德方的谈判代表是戈林的亲信洋克,中方代表则是原驻德武官桂永清。中德绝交后,洋克向桂永清表示,“德国承认汪伪,为德国...之耻,德民族决不如此”。蒋介石陈布雷“兄”,蒋介石对桂永清的称呼。
德国继续调停中日战争,蒋介石却一再拒绝,其原因何在? 南京陷落前后,德国大使陶德曼应日方要求,出面调停中日战争,为蒋介石否决。此后,希特勒政权企图继续调停,拉拢中国。1940年10月1日,桂永清电告蒋介石,听说德国拟妥中日和议方案,要中国承认伪满,日方拟撤退华中、华南日军,与中国经济合作。桂永清当即告以中国“抗战必胜之原因”。戈林继称,中国绝无力驱除日军出境。
中国抗战正处于艰难时期,蒋介石为何会命齐焌插手推翻希特勒政权之事? 1940年9月,齐焌到达柏林,继续结交德国军政两界人士。同年8月23日,与孔祥熙在中国庐山签订物物交换贸易合同。1937年在齐焌陪同下访华,会见蒋介石。1937年,因反对希特勒和戈林的过度军备支出政策而辞职。他反对德、意、日三国同盟,主张对华友好。1933年12月,倡议“在中国设立一个代表德国工业界的统一代理处”。他认为进攻波兰将触发世界大战,德国的原料和粮食都不足以支持这场战争,因此,坚决主张“把希特勒搞掉”。
日寇在这个省受挫最多,现在谈起来日本人还害怕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白崇禧口述自传》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抗日战争期间,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但是那时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都是中国人,宁死不能让日本占领我们一点土地,但在这些热血好男儿之中,以广西的桂军最为强悍,日寇也在这里受挫最多,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人谈起这个省份,仍然害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