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宋 青玉雕童子 [专家点评]宋青玉雕童子这件宋代玉雕童子高5.7厘米,宽3.6厘米。该童子为立体圆雕。青色玉质,采用镂雕与阴刻技法相结合。人物为八字眉,葱管小鼻,耳贴于面部。樱桃小口,上穿对襟窄袖马甲,上着“井”字纹肥筒裤,双手呈握拳状,身后飘带缠绕,飘带下坠一绣球。人物衣着、发式、五官等均具有宋代玉雕童子的典型特征。
[专家点评] 明初 绿端兰亭砚 [专家点评]明初绿端兰亭砚明初绿端兰亭砚(另面)这方明初绿端兰亭砚长22厘米,宽13厘米,高5厘米。惠风和畅的情景,颇得王羲之《兰亭序》抒怀述志本意。据记载绿端石的开采始于明初,该砚所用之料应是早的一批,至今600余年,其质依然细腻温润,淡绿色如有水分蕴含其中,能呵气成晕,而砚面如砺,发墨如油而不损锋毫,为制砚之良材。
[专家点评] 清 木雕托天 [专家点评]清木雕托天这尊晚清托天像高14.5厘米,座高4.3厘米,黑褐色樟木岩石形座,浙江省博物馆收藏。弥勒佛脸蛋圆润,两耳垂肩,目光炯炯。身着宽袖通肩袈裟,坦胸露腹,腰束结带,后罢迎风飘拂。双后高擎,伫立于高高的山崖上,仰天大笑,一副天塌下来有我顶着的气势。岩架右侧凹陷处,斜往上钤楷书但隶味很足的“永嘉朱子常”款。
[专家点评] 元 龙泉窑一束莲纹高足杯 [专家点评]元龙泉窑一束莲纹高足杯这只元代青釉一束莲纹高足杯高9.5厘米,口径12.4厘米,足高4.4厘米。敛口,弧壁,半实足。外壁口沿下刻弦纹三道,足中部饰二道凹弦纹,内底印一束莲纹。施全釉,足端见火石红色。此杯造型规整,装饰简洁,釉质肥厚莹润,属元代龙泉青瓷高足杯中精品。
[专家点评] 清赵之谦 没骨钟馗图 [专家点评]清赵之谦没骨钟馗图清赵之谦没骨钟馗图(细部)赵之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级人物,精通多种艺术门类,篆刻、绘画等皆开流派风气之先。赵氏绘画以花卉最精,偶写人物也是曲尽其妙。这幅“没骨钟馗图”纵100.3厘米,横只有23厘米,在这样一个狭长的纸上,钟馗只占三分之一位置,而上段空白赵氏以其精致的书法弥补,作品十分空灵而又完整。赵之谦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盦、无闷等。
[专家点评] 明正统 青花人物图笔架 [专家点评]明正统青花人物图笔架这只明正统青花人物图笔架高8.5厘米,宽14.5厘米,厚4.2厘米。笔架呈五峰山形,胎体上薄下厚,手感沉重。通体施白釉,釉色泛青,釉质肥厚,釉下绘青花纹饰。器身横向弯曲,呈半月形,体内中空,峰间露两个气孔,底无釉,有火石红斑。笔架正面绘一老者坐于深山之中,远处云蒸雾腾,白云深处有一千年古刹,意境深邃,有仙山楼阁之境。背面绘三只海马跳跃于波涛之间,笔法写意,画风萧洒活泼。
[专家点评] 明宣德 雕填龙纹一封书式柜 [专家点评]明宣德雕填龙纹一封书式柜此柜为明宣德时物,长92厘米,宽60厘米,高15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柜对开门,柜门与立栓之间安铜饰物件,可以上锁。此柜为雕填双龙纹,所谓雕填是在漆上雕而又填制成。柜身通体断纹,正是年代久远的标志。据资料说此柜开裂过甚而浮翘,五十年代由古琴家管平湖先生修复。
[专家点评] 唐 涂金錾花三足银壶 [专家点评]唐涂金錾花三足银壶这件唐代涂金錾花三足银壶通高5.1厘米,口径2.5厘米,腹径4.7厘米。壶由盖、身两部分组成。盖作伞帽形,扣合于壶身。盖上通体饰团花、草叶,錾成柿叶蒂状。壶身敞口,束颈,圆肩,鼓腹,环底,下附三蹄形足。壶身通体饰石榴花结,三足錾成羽状纹。1989年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住宅区65号墓出土。
[专家点评] 清乾隆 景德镇窑黄地粉彩开光诗文壁瓶 [专家点评]清乾隆景德镇窑黄地粉彩开光诗文壁瓶这件乾隆黄地粉彩开光诗文壁瓶,器高21厘米,口径8.1厘米,底径7.7厘米。颈部两侧饰双兽耳。外壁黄釉为地,腹腔部用黄料绘花形开光,开光外通体绘红绿彩缠枝花卉。开光内用墨彩楷书御题诗一首。诗文左下方有朱文、白文二方珊瑚红印章“乾隆宸翰”和“惟精唯一”两行4字篆书款。器物内及足底施松绿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6字篆书横款。
[专家点评] 宋 青玉砚滴 [专家点评]宋青玉砚滴这件宋代青玉砚滴,长9.1厘米,高6厘米。玉质为青玉,圆雕一卧狩形砚滴,局部受黑色浸蚀。眼睛为管钻圆眼,双目炯炯有神,纹丝眉,猫耳朵,斗形脸,粗壮的双角卷曲紧贴于背部,双角上用阴刻线雕出等距离的短线,线口、露齿,四肢伏卧于地,骨骼感极强。砚滴是文人用的书写工具。它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深受文人们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