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有着怎样的写作风格?创作特点是怎样的 作品主题>三岛由纪夫文学不同于一般的日本文学,在作品中少有哀伤的阴柔美却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带给人心灵上的震颤和情感的激荡。这正是因为三岛由纪夫常带着一种逆反和冒险的精神来演绎相反相对的概念和思想。>三岛对战后的日本充满了失望,所谓的文明侵蚀了传统的美好。>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在充溢青春、生命力旋动的同时,也回荡着一股死亡之气,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涉及死亡。
关于三岛由纪夫的评价如何?对社会有着什么影响 正面评价>日本文学评论家长谷川泉:三岛由纪夫的精神是文士、武士双重构造。三岛由纪夫的...既不是艺术上走入死胡同,也不是肉体上的衰弱和崩溃,除了有一定的精神因素外,完全是一种为追求逝去的传统而制造的轰动效应。>>三岛由纪夫尽管才华横溢,但大节有亏,是日本的特殊历史铸就的怪胎,充分彰显了日本社会的暗流涌动。笔下流淌的文字清丽如水,揭示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三岛由纪夫。
田中芳树是谁?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生平简介 田中芳树,日本著名科幻小说家,本名田中美树。1952年在熊本县出生。他又称为“皆...的田中”、“著作多数,完结作少数”的代表作家。田中芳树凭《银英传》成为日本文坛无人不晓的名字,并在1988年以压倒性的人气获得“日本星云奖”。>>田中芳树,男,生于日本的熊本县。他以笔为刀,...人如麻,因此被誉为“...尽众人的田中”、“屠夫田中”。>1982年,改笔名为田中芳树,个人第一套长篇小说《银河英雄传说》发表。
威廉·华兹华斯有着怎样的创作生涯?是怎么进行创作的 1802年10月,华兹华斯和相识多年的玛丽·郝金生结婚。>这段时间,华兹华斯写了许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的诗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为华兹华斯。两年后再版时,华兹华斯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序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华兹华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谁?英国女诗人罗塞蒂生平简介 她是加布里埃莱·罗塞蒂和弗朗西斯·普利道瑞最小的女儿。创造的努力显然在罗塞蒂一家受到鼓励。克里斯蒂娜·罗塞蒂1830年12月5日出生于伦敦,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玛丽亚在但丁研究方面,威廉·迈克尔·罗塞蒂在文学和艺术批评上,而加百列则在诗歌和绘画中。)此外,罗塞蒂还为成人和儿童写作了为数不多的散文体小说。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谁?新西兰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生平简介 她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这个名字作为笔名,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定居伦敦,开始写作生涯。郁郁之中,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寄情笔墨,法国南方写成中篇著名小说《序曲》透露了她对新西兰家乡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有40多位俄罗斯文化人居住的,到处弥漫着奇妙的俄罗斯文化气息的环境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饲养动物,侍弄花圃,写作和生活得平静恬淡。>1923年1月9日,常年罹患肺结核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逝世,年仅35岁。
关于亨利·菲尔丁评价是怎样的?他有着怎样的小说理论 菲尔丁被萧伯纳认为是除莎士比亚外英国从中世纪至19世纪之间最伟大的剧作家。>沃尔特·司各特称菲尔丁为“英国小说之父”。代表作《汤姆·琼斯》,通过一个弃儿的身世,讽刺和抨击当时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庸俗、虚伪和道德败坏,菲尔丁还在各卷绪论中提出关于小说创作的意见,认为作家应该熟悉生活。>>菲尔丁对小说理论也有很大的贡献,他首先确定了小说在文学形式中的地位。
亨利·菲尔丁有着哪些作品?都有着怎样的影响 1741年出现了戏拟理查生《帕米拉》的小说《沙米拉》,据说是菲尔丁的作品。嘲讽《帕米拉》而又确定是菲尔丁作品的是《约瑟夫·安德鲁传》。魏尔德是18世纪声名狼藉的罪犯首领,有“伟人”的称号,最后被处以绞刑。反对派作家将魏尔德与首相华尔浦尔相比,认为他们都是强盗。菲尔丁攻击了谋私的政客们,狱中两派囚犯争夺“帽子”的一章,影射了两党间争夺的可笑和他们在掠夺本质上的一致。作品出版后反应冷淡,菲尔丁就此不作小说。
亨利·菲尔丁是谁?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生平简介 1707年菲尔丁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出身乡绅家庭,他的妹妹萨拉·菲尔丁后来也成为了著名儿童作家。这部政治讽刺剧大大激怒了罗伯特·沃波尔,1737年5月,...通过“剧院检查法案”,封闭大批剧院,菲尔丁不得不结束戏剧创作。这本书被认为是对沃尔波尔的讽刺,其主人公江奈生·魏尔德和沃尔波尔呈现平行发展的关系。其中带着一堆小偷,满心志向成为“大伟人”的魏尔德,被认为是影射沃尔波尔领导的辉格党。
劳伦斯·斯特恩德作品有什么风格?感伤主义是什么 在斯特恩54年的人生旅程中,许多作家对其产生了较大影响。斯特恩曾写过一篇《拉伯雷风格之片断》。>另外,罗伯特·伯顿的著作《忧郁的剖析》、法国散文家蒙田的《随感录》也使斯特恩的创作风格日趋成熟。感伤主义这一潮流在文学形式方面将欧洲带入一个新阶段。>感伤主义又称主情主义。因排斥理性,崇尚感情,也称前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发源于英国,后传入法国、俄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感伤主义正是这种情绪在文学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