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商 玉鱼 [专家点评]商玉鱼此件为商玉鱼,通长4.55厘米,中宽2.1厘米,厚1.2厘米。墓内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原始瓷器等多达2000多件,这些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特点鲜明的出土器物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享誉海内外,并为描绘三千多年前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图景提供了极好的参照。
[专家点评] 西周 兽面纹斗 [专家点评]西周兽面纹斗此器为西周兽面纹斗,通长8厘米,斗杯口径2.1厘米,杯高4.2厘米,重0.1公斤。柄与斗杯连接处有浮雕的双耳兽面纹。青铜器上大都布满了兽面纹样,这些兽面纹也称饕餮纹。饕餮纹是将其变形后形成的纹饰。宋代以来,人们把兽面纹称做饕餮纹,是一种被神化的、幻想出来的、具有某种威严的神秘意义的形象。它和原始的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在这幅兽面纹的左右下角各配置一小凤鸟纹饰,形态生动有力。
[专家点评] 商 玉腰带 [专家点评]商玉腰带此件为商代玉腰带,长9.6厘米,宽3.5厘米,厚1.5厘米。磷铝石质,多呈苹果绿色,玻璃光泽,不透明,有深绿斑。由13块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玉块串成,大者6块,小者7块,或呈圆管状,或呈长方形,均有对钻的穿孔以系线。出土时,它们一块接一块呈弧形横置。
[专家点评] 商 鱼首曲内青铜戈 [专家点评]商鱼首曲内青铜戈此器为商鱼首曲内青铜戈,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通长25.3厘米,援宽5.4厘米,重240克。援边刃近直,向前渐窄,弧收成锋,隆突为脊。援中有箭形浅平凹槽,后有一圆穿。穿之两面旁侧各饰一变体卷尾龙纹。上阑短,下阑长。内部狭窄,中有圆穿,末端简略兽首,目中央,周云纹,端口开,上颌卷。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商 有领玉璧 [专家点评]商有领玉璧此件为商代有领玉璧,直径16.8厘米,一面外孔径7.56厘米,内孔径6.96厘米,领高0.93厘米。出土时断裂成3块,已粘合,其中1块呈青黄色,其余2块大面积泛白。体扁薄,中间有对钻大圆孔,孔周两面均有凸起成环状的圆口,即所谓的领。
[专家点评] 商 四棱锥形青铜矛 [专家点评]商四棱锥形青铜矛此器为商代四棱锥形青铜矛,通长16厘米,骹径1.8厘米,重100克。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体作细长的四棱锥形,四面平直,汇成尖锐前锋。骹圆内空,端加厚一匝。骹端截面呈正六边形。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商 简体蝉纹柄形玉器 [专家点评]商简体蝉纹柄形玉器此件为商代简体蝉纹柄形玉器,长20厘米,宽2.2厘米,厚1.8厘米。器身以3周细凹弦纹分成3节,每节又以宽浅凹槽将其分成上下两组,每组以四角为中轴线饰浅浮雕式蝉纹,蝉首相对。墓内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原始瓷器等多达2000多件,这些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特点鲜明的出土器物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享誉海内外,并为描绘三千多年前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图景提供了极好的参照。
[专家点评] 商 玉镯 [专家点评]商玉镯此件为商代玉镯,高2.6厘米,直径7.9厘米,壁厚0.7厘米。墓内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原始瓷器等多达2000多件,这些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特点鲜明的出土器物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享誉海内外,并为描绘三千多年前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图景提供了极好的参照。
[专家点评] 商 青铜勾戟 [专家点评]商青铜勾戟此器为商代青铜勾戟,通长27.4厘米,内长6.6厘米,援宽7厘米,重630克。1989年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援下勾,体后宽,前收窄,三角锋。这些兵器为研究商代赣地吴城文化与先周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材料。专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早在商代,江西地区就通过长江和汉水可到达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与陕西先周地区有通畅的交流渠道。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商 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 [专家点评]商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此器为商代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通长30.5厘米,骹宽2.7厘米,重270克。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体近柳叶,叶边刃微弧,后刃圆弧。胶约与叶等长,截面菱形。正中隆脊,叶后有柳叶形浅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