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商晚期 玉鸟 [专家点评]商晚期玉鸟商代晚期玉鸟,长5.1厘米,厚0.35厘米。白色,有褐斑,半透明,浮雕。鸟呈栖息状,尖嘴,圆目,头顶有冠,身较肥,长尾上翘,爪弯曲。胸部有一圆孔,孔旁刻两道弧线,可穿系佩戴。此件琢刻精细,巧妙地把褐斑用在冠、爪和尾上,使五鸟更加生动传神。1950年至1951年河南省辉县琉璃阁村150号墓出土,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专家点评] 商晚期 玉簇 [专家点评]商晚期玉簇商代晚期玉镞,脊长5.2厘米,脊厚o.4厘米,翼宽3.4厘米。灰色,有深褐色斑痕,不透明。扁平等腰三角形,底边内凹成小弧状,两刃向上收成锋,中脊较厚,两面中脊底部磨出小沟槽,便于用来夹入箭杆上。此墓共出土形制略有差异的玉镞五件,商代墓中少见。1950年至1951年河南省辉县琉璃阁141号墓出土,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专家点评] 商晚期 鱼形玉饰 [专家点评]商晚期鱼形玉饰商代晚期鱼形玉饰,长4.7厘米,厚o.3厘米。淡绿色,半透明,浮雕。扁平弧形,两面刻纹相同。圆目张口,背、腹部用细斜线刻出鳍,尾分两歧。身略弯作游水状。头、尾处共有小孔三个。...简单古朴,是商周时期盛行的佩戴装饰品。1950年至1951年河南省辉县琉璃阁150号墓出土,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专家点评] 秦 夔纹大瓦当 [专家点评]秦夔纹大瓦当这件瓦当出土于辽宁绥中姜女石建筑群石碑地遗址,瓦面直径54厘米,高44厘米,厚2.5厘米,瓦身长78厘米。当面饰高浮雕夔纹,夔龙已简化,蜷曲盘绕,两相对称,状如山峦;瓦身顶面拍印细绳纹,内面无纹饰。这件瓦当是迄今已发现的历代瓦当中最大者,同类的曾发现于秦始皇陵2号建筑基址。夔纹大瓦当是秦始皇皇家宫殿特用之建筑构件,可称“瓦当王”。此瓦当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专家点评] 明 白玉幻方 [专家点评]明白玉幻方明白玉幻方背面明白玉幻方长3.6厘米,通高3.5厘米,厚0.75厘米。器物玉质洁白,呈长方形,上端有两贯耳可系绳佩挂。它们分作四行排列,纵栏、横行和对角线,各四个数目,相加之和均为34。幻方是明代...教徒民间信仰物品,作辟邪、护身之用。这件幻方出土于1969年上海市浦东陆家咀明代陆深墓葬群,是继元代安西王府出土铁幻方后的又一重要发现。
[专家点评] 辽 高台座浮雕四神鎏金银棺 [专家点评]辽高台座浮雕四神鎏金银棺这件银棺高7.5厘米,通长26.2厘米,宽8.8厘米;棺长20.5厘米,宽5.4厘米。银棺弧形的棺盖上錾刻云纹;棺正面錾有双门,门环、乳钉具备,其余三面分别饰浮雕的青龙、白虎和玄武;棺下长方形台座上周边围以栏杆,前面开有门,下承台阶,座底四周以阴线开光。这套银棺玲珑别致,工艺精湛,弥足珍贵。这件银棺出土于辽宁朝阳南塔,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专家点评] 春秋曲刃式青铜短剑 [专家点评]春秋曲刃式青铜短剑春秋时期曲刃式青铜短剑通长为43.3厘米。曲刃状柱脊,波浪状叶刃肥大,剑刃起一明显突棘,剑尖呈弧形内收。剑首有黑色矿石质加重器,侧视如枕,其用法应为用绳子或皮革缚于剑柄后部。西周到战国时期,辽河流域流行一丁形柄曲刃青铜短剑为特征的青铜文化,人称“辽式青铜剑”,此剑即为典型的一型。该器物出土于辽宁朝阳凌源三官甸子村,现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红山文化 玉凤 [专家点评]红山文化玉凤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凤长19.5厘米,高12.5厘米,厚1.2厘米。质为淡青色玉,局部夹杂灰白色沁与瑕,扁薄片状,正面雕琢凤体,羽毛以阴线刻划,整体雕刻非常精细。该器物出土于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当时枕在墓主人的头下。保存如此完整,刻画如此传神的玉凤还是第一次发现。现在收藏在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藏。
[专家点评] 西晋 狮形水注 [专家点评]西晋狮形水注西晋狮形水注长16.3厘米、宽8.5厘米、高11.3厘米。此水注系越窑青瓷。胎质青灰,通体施青绿色釉。釉面光亮温润,水注出自西晋纪年墓,墓砖有“建兴三年”纪年。虽曰狮形,实为“辟邪神兽”。兽背有一圆管形贮水口。此器1972年4月出土于浙江临平镇西黄泥坝。1995年经浙江省文物鉴定...会鉴定,此水注为二级文物。
[专家点评] 西周早期 鼎 [专家点评]西周早期鼎鼎铭文西周早期鼎通高33厘米,口径39厘米。立耳,鼓腹下垂,柱足。近口沿处有一周夔凤纹,两两相对,昂首,尾下卷,腹饰勾连雷纹。器内壁有铭文30个字,其中重文2。鼎是礼器中的重器,用鼎数依贵族身份高低有1、3、5、7、9之别。鼎的种类很多,一般特征是两耳三足,耳和足的演变反映时代特征,也是鉴定其时代的依据之一。该鼎两耳直立,柱足是西周早期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