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揭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

揭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近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文物追讨部...王锦思等三位民间人士到达日本东京,计划23日前往日本皇室,递交要求归还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的信函。这天恰好是日皇明仁的生日。唐鸿胪井刻石唐鸿胪井碑本是一块重逾九吨,单体十多立方米的驼形天然顽石。公元713年,唐玄宗遣鸿胪卿崔忻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德国斯图加特的林登博物馆藏中国文物

德国斯图加特的林登博物馆藏中国文物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苏州博物馆【唐寅特展】 ;

苏州博物馆;2014年12月9日,“六如真如——吴门画派之唐寅特展”正式在苏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唐寅特展将展出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的唐寅书画精品47件,内容涵盖了山水、花鸟、人物、古木竹石等不同主题,卷、轴、扇面、册页各类书画形制齐全。

真玉源头—兴隆洼文化出土玉器及其特征

兴隆洼文化玉器均为小型制品,其色泽呈淡绿、黄绿、深绿、淡青、乳白或浅白色,皆属阳起石一透闪石软玉类。匕形器亦为兴隆洼文化玉器中的典型器类之一,出土数量仅次于玉玦,多成对出自墓葬中,也有少数出自房址或遗址的堆积层内。兴隆洼文化玉器的雕琢工艺具有早期玉器的原始特征,又有其进步的一面。

杭州城区出土的宋代名窑瓷片

杭州城区出土的宋代名窑瓷片对历年来杭州城区出土宋代名窑瓷片的几处情况作些粗略的介绍,为历史留真,与同好共鉴。这批名窑瓷片质量均极其精美。既有浙江本土的越窑、龙泉窑,也有宋元之际其他名窑的产品。这里的瓷片是在2009年底至2010年初这段时间出土的,属于近年杭州宋代名窑瓷片的一次大发现,一时在民间收藏圈掀起了一股人人竞说东南化工厂的热潮。

台北故宫历代珍藏茶碗

台北故宫历代珍藏茶碗清珐琅彩黄菊花白地茶钟器形同前。虽然《茶经》以越窑青瓷茶碗为尚,但首都长安或洛阳墓葬或寺院遗址所出土者,仍以邢窑白釉茶碗为多。此件弘治白釉绿彩龙纹茶盅,作工精细,清宫旧名为“茶盅”,而以明人饮茶好尚白瓷茶盅的情形来看,这应也是明代宫廷的饮茶用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珍藏数十件从唐至清的历代茶碗,其中以明清居多。

辉煌的马家窑文化

辉煌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中国最早的彩陶出土于黄河中、上游的大地湾文化的遗址,距今约8,000年左右。甘青地区考古证明,在甘肃和青海发现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分布规律是东部早,西部晚。目前,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到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发现马家窑文化遗址已多达400多处。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马家窑村遗址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

2014收藏界的四场风波

2014收藏界的四场风波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收藏界发生了一种不易察觉但却影响深远的变化。“功甫帖”的拍卖方苏富比是拍卖业享誉百年的“老字号”,而近年来,“苏”家却官司缠身,其在2012——2013年间曾因数件“问题拍品”而受到海外藏界的质疑。而在2014年7月,大藏家刘益谦用新入手的鸡缸杯斟茶畅饮,并借此炒作一番。

文化是青铜器的收藏底色

文化是青铜器的收藏底色华夏收藏网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青铜器向为皇室和贵族收藏群体的宠儿,民国时期才为民间收藏者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受政策影响,青铜器流通受限,收藏群体基本停顿在民国时期的基础上。“文化艺术品的本质是文化,离开了‘文化’两个字的流通、鉴赏、收藏都是盲目的。因青铜器研究和鉴赏能力的缺失,目前,中国青铜器收藏状况并不乐观,大量的仿

陶器的收藏价值与保值增值功能

陶器的收藏价值与保值增值功能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是瓷器、书画和玉器三分天下,在字画、瓷器、玉器被资金不断炒作的时候,陶器夹缝求生存,其价值一直未被市场认可。对于目前国内陶器的艺术内涵低,低端陶器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王燕认为是由于人们对陶器的艺术价值认知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