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良渚文化 琮 [专家点评]良渚文化琮良渚琮黄白色,有不规则紫红色瑕斑。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在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与兽面复合的图像,共八个,系首次发现。这一种人与兽面复合图像为良渚人崇拜的神徽。这件玉琮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号墓墓主头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这件玉琮的...,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
[专家点评] 汉 新有善铜规矩纹丹阳镜 [专家点评]汉新有善铜规矩纹丹阳镜“新有善铜”规矩纹丹阳镜作圆形,直径11厘米。有圆形钮及钮座,外围双线方格。主纹区外置一铭文圈带,铭文:“新有善同(铜)出丹阳,和以银锡”,其外依次为短斜线纹、单线锯齿纹、复线锯齿纹圈带,素宽平缘。该镜出土于安徽阜阳地区,为质地精良的丹阳铜所铸造,铸工细腻、图纹华美,是铜器中的上乘佳品。
[专家点评] 战国 青玉彘 [专家点评]战国青玉彘玉剑彘的出土多在战国墓或汉墓中,赵卿墓出土有两件玉彘,可说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剑彘。此青玉彘为其中一件。长5.2厘米,宽4.2厘米,厚3.1厘米,中孔长2.5厘米,宽0.7厘米,重60克。青玉,有褐斑,...精细,正面近似梯形,以镂空技法雕或一个禽鸟的造型,禽鸟上饰以浅浮雕的云纹和谷纹并有若干平行线纹及鳞片纹等装饰性线纹,造型极为特殊,器背面有一矩形系带孔,便于革带穿过,可固定剑与腰带间,作为剑彘使用。
[专家点评] 商代晚期 铜太阳形器 [专家点评]商代晚期铜太阳形器古蜀人崇拜太阳神,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太阳形器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件青铜器直径85厘米,中部呈半球状突起,周围有五条幅呈放射状,外侧有一圆圈和条幅相连接,这个造型与先民所作崖画中的太阳形状相似,在太阳器上残留着彩绘的痕迹,其用于祭祀的功能是明显的。太阳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崇拜形式之一。
[专家点评] 明 水晶兔镇纸 [专家点评]明水晶兔镇纸文房用品中用来压纸的用品,可分为压尺和镇纸两类。镇纸又叫书镇,早期多用铜、玉...,以后材料使用开始广泛起来,如石、瓷、木、水晶等。造型多用动物形象如鹿、兔、马、牛、等。这只明代水晶兔镇纸为茶晶,高3.1长5.8厘米。造型写实,雕琢简练。该兔具有衢州出土南宋玉兔的某些工艺特征,但更多是明代工艺手法,如兔头部微微抬起,眼部简洁的上下两道弧线以及尾部的处理表现等。
[专家点评] 新石器 有领牙玉璧 [专家点评]新石器有领牙玉璧新石器时代有领玉璧出土于金沙遗址。直径16.9厘米,孔径6.2厘米,领高3.57厘米,厚0.35厘米。白玉质,器表呈现出深浅不等的褐色沁斑。该器...精工,平面为一规整圆形,中有圆孔,孔周缘高高凸起,璧内外级厚薄若一,璧面光洁,璧面上细腻均匀地刻划出7组同心圆圈状弦纹,每组线纹疏密相间,距离相等。表现出金沙时期已具有高超的制玉技术。
[专家点评] 新石器 有领玉璧 [专家点评]新石器有领玉璧新石器时代有领玉璧出土于金沙遗址。直径16.9厘米,孔径6.2厘米,领高3.57厘米,厚0。白玉质,器表呈现出深浅不等的褐色沁斑。该器...精工,平面为一规整圆形,中有圆孔,孔周缘高高凸起,璧内外级厚薄若一,璧面光洁,璧面上细腻均匀地刻划出7组同心圆圈状弦纹,每组线纹疏密相间,距离相等。表现出金沙时期已具有高超的制玉技术。
[专家点评] 商晚期 兽面纹鼎 [专家点评]商晚期兽面纹鼎商晚期兽面纹鼎通高22.5厘米,口径19.5厘米。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墓葬。现在由...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该鼎为直耳,折沿方唇,圆腹圜底,圆柱形实心足,腹部无扉棱。腹装饰兽面纹三组,兽口朝下,耳两侧出身尾,短足外屈,尾下垂。足上端装饰一周云纹,下接三角纹三个。
[专家点评] 战国 三兽铜啄 [专家点评]战国三兽铜啄战国三兽铜啄,高18.5厘米,江川李家山出土。其刺细长,后端呈菱形,前锋为六边形。椭圆形銎横向装置,銎部装饰有双旋文、齿文及太阳文图案。銎背上铸有3只首尾相接的圆雕小兽。这是滇国青铜器中很少见到的抽象动物形象,他们或长尾曳地,或长尾上卷,垂头四处探觅,不知是在寻找食物,还是寻找同伴的去向。
[专家点评] 新石器 四节玉琮 [专家点评]新石器四节玉琮此四节玉琮出土于金沙遗址。器呈方柱体,外方内圆,中空,分四节,每节刻划九道平行直线纹,三道为一组,平行直线纹平直而规整,线条纤细而流畅。该器通体打磨光洁,内璧异常光滑平整,未见使用痕迹。此件玉琮在形式上区别于以往所出的三代玉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