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

什么原因导致了日军在淞沪会战“速胜”战略的破产?

在淞沪开战后,日本最初的计划是以2个师团与海军协同作战,击败上海中国守军的进攻。日军少壮派日军不断增兵上海,依然无法改变淞沪战场两军对峙相持的局面。这说明,直至此时,日军的对华用兵之重点仍在华北。8月份,日军在华北战场伤亡人数是上海战场的3倍,到了9月份,情况就有了变化,日军在淞沪战场伤亡人数上升到1,2334名,而华北战场为8562名。到10月23日,淞沪战场日军已伤亡2,5323名,大大超过华北战场的损失。

松井石根为何会先斩后奏,率部抗命越过“苏嘉制令线”?

11月7日,日本华中方面军成立时,东京参谋本部规定“华中方面军之作战地区大体为连接苏州、嘉兴一线以东。”柳川平助11月19日,松井石根和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决定先斩后奏,下令日军全力向南京追击。参谋总长闲院宫同意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的意见,“24日由参谋总长发出撤销过去以苏州、嘉兴一线为作战地域的指示。”

甲午战争中,明明日本侵略中国,为何西方舆论却都替日军说话?

众所周知,甲午战争中,日军肆意屠...中国军民,对清军战俘更是十分残酷。丰岛海战中,清军的运兵船“高升”号被日本军舰击沉,一千多清军官兵落水。因此,清军以满腔的仇恨对待日军俘虏,同样令日军感到胆寒。日本人却直到今天也斥责这是野蛮行径,而当时的西方媒体也对此推波助澜,竟然支持日军。从日军留下的记录看来,清军的行为虽然野蛮,却也的确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慑。

“可抵一个精锐装甲师团”的日军大将级女间谍是谁

可以说,川岛芳子虽然只是一个女间谍,但她对日本侵华战争所起的作用,不亚于任何一个日军大将。因此,她也被日军总部称为“可抵一个精锐的装甲师团”。日本宣布投降后,川岛芳子被以汉奸罪、间谍罪判处...,并于1948年3月25日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枪决,年仅42岁。

中国东北为何土匪这么多?原来都是日本搞的鬼,背后目的太恶毒

从晚清到民国,东北的土匪横行一时。众所周知,日本蓄谋侵占中国东北由来已久。日俄开战后,为了在战争中争得有利条件尽早制服对方,日俄双方都处心积虑地拉拢和培植东北地区的绿林土匪,这成为东北匪患的一个重要源头。他们与中国当地土匪勾结,参与各种土匪活动,执行日本军方的各种任务,直接为日本侵华服务。

政工元帅罗荣桓经典之战:突破5万日军包围末损一卒

罗帅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以用兵如神的无穷智慧,创造了无数奇迹,而他指挥的经典之战。在抗战时期,他带着政领导机关3千人,面对5万日军的包围,而且还是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亲自组织实施的铁壁合围,但是在罗帅的指挥下,末损一兵一卒,跳出5万日军的包围,被誉近代战史上的经典之战。

... 中谁最能打仗?粟裕沉思后说了这两个人

粟裕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丫丫侃历史,大家问粟裕:...中谁最能打仗?粟裕沉思一会后,说了两个人在中国成立后一次宴会上,大家兴致勃勃地讨论...中谁是最会带兵打仗的将领,当人们将目光转移到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粟裕身上时,他放下手中的那只青花瓷的酒杯,起身微笑着说:“要我说,最有能力带兵打战的将领有两个,一个是王耀武,一个是杜聿明。”进而能够打通进往中国腹地的道路。

抗战蒋介石为何执意守守不住的南京:期待苏联出兵

陈诚、蒋介石、宋美龄共同出席台北阳明山官邸举行的招待宴会淞沪战事持久不下,日军再度增兵三个师团到达上海。上海陷落,陈诚不主张再守南京,据其12月12日日记,蒋介石曾经同意不守,“而唐生智判断敌情错误及不知我军力量,而求出风头,而复决定守城,致有此惨败”。综合事实,并非如此,蒋介石当时对苏联出兵极为期待,执意要守南京,才有失意军人唐生智的坚决“跟进”。

日军忆南京之战:中国军官的勇敢 让我不禁几欲落泪

连续进攻两天,两千多日军仍无法拿下西山高地。双方的争夺战持续到第二天,中国军队伤亡巨大,日军最后于12日中午占领了整个西山高地。日军第16师团虽然先后占领了紫金山、西山、中山陵等地,但中国军人是誓死抵抗的精神,令日军敬佩不已,以至于不少日军官兵看到中国军人英勇作战到最后壮烈殉国的场景,感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