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爱惜生命,更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不要和小朋友吵架;孩子很听话,也很善良。现在这个社会,我是不是不应该教孩子这么善良?结果孩子们都不回答。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父母用爱心满足孩子对爱的渴望,孩子用爱心回馈父母的养育。培养孩子从小向善,具有爱心,是培养孩子其它良好情操的基础。
让孩子乐观一些 67岁的爱迪生闻讯赶到火灾现场,员工们认为面对废墟一片,他一定会暴怒至极。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品质,父母首先必须有乐观的思维方式。父母在处理自身问题和家庭问题时的乐观态度,对孩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乐观品质。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孩子说:“下雨了。”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
《彻悟人生》第四个故事 彻悟人生觉真法师从前有两个母亲,争一个孩子。争吵不已,一直吵到了国王那里。国王很聪明,想出了一个判决的...。那个不是真正母亲的妇人,对于儿子毫无慈爱,狠心牵扯,拼命来拉,一点也不害怕毁伤了孩子。国王立刻看出了真相。那妇人无奈地跪下说:“的确是我的自私心太重,想强占这个小孩。大王圣聪慧悟,请求国王饶恕我的罪过。”孩子终于回到自己生母的身边,那个妇人也放了。
父母的爱恨与孩子无关_中国佛教故事网 然而,等他们女儿三岁的时候,他们就离了婚。而他当初之所以如此殷勤,则与她的家里富有不无关系。三岁的孩子很可爱,也很顽皮。她为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简直操碎了心。一个心直口快的朋友马上就要对那个男人表示自己的鄙夷。之后大家都明白了她的深意:她在艰难地为孩子维护父亲的形象,从而让自己的女儿在心理上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平等和快乐。
弃儿的故事(一) 有人告诉首陀罗的仆人说:“早晨有个没孩子的寡妇,在街上捡到一个小男孩。”首陀罗高高兴兴地把孩子带回去,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精心抚育。此后一连几天,为首陀罗家放羊的牧人,发现母山羊一有空就往小河沟跑,觉得很奇怪,便跟踪过去看,原来母山羊正在给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娃娃喂奶。又过了几个月,首陀罗的妻子生下一个小男孩。首陀罗听到之后,又有点后悔,心想:“这件事我是做得有点缺德,万一以后受到报应,怎么办?”
为自己的跌倒负责任 为自己的跌倒负责任丹丹2岁了,一天丹丹要走马路牙子,外婆不让,可孩子非要走,结果摔倒了,孩子大哭。因此当外婆将摔倒的责任推给马路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摔倒不怪自己,应该怪“马路牙子”。但是外婆这样说就好了:“看,走马路牙子是很危险的!不让你走,你非走,摔倒了吧!宝宝勇敢,自己能爬起来,下次要注意不能走马路牙子。”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纸篓和墻 有两个爱画画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母亲给了他一捆笔,一叠纸和一面墻,对他说:“把你觉得满意的画贴在墻上,让每一个来我们家的客人欣赏。”三年后,第一个孩子成为著名画家。三十年后,另一个孩子的画横空出世,震惊世界。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自信只是车轮上的润滑剂。
达尔文的童年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的智力有问题。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但她却固执己见,他是她的孩子,需要她的安慰和鼓励。她支持孩子到花园中去,还让孩子的姐姐也去。对于她的做法,她的丈夫觉得不可理喻。那种怜悯是无助无望的,除了暂时...孩子之外,根本毫无益处。但是,就是这位醉心于花草之中的孩子,多年后成为了生物学家,创立了著名的“进化论”。
一个孩子的开示 有一个寺院,佛像装点得太好了,珠光宝气。一个小孩在寺院的大殿,当着住持,对着大佛撒尿。住持惊讶,连忙阻止“你这个孩子,不是造下地狱的因吗?”这句话一说,住持大和尚马上深深给孩子鞠躬顶礼,他后来告诉别人“这个孩子不是一般人,是来度我来了。”所以,如果那个孩子,南泉和丹霞他们没有理解到这个层次,都会立刻暴死,下地狱。
最完美的素质和最致命的弱点 为了使孩子的懒惰的习性不再滋长,父亲决定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包括一个原则:少给钱多办事。尽管如此,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我的父亲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故事,但他那期盼的目光始终在我身上流连。我想了想,说道,这个孩子身上有生意人最完美的素质,但也有生意人最致命的弱点。大家关心的是赚钱的途径,很少寻根究底地的剖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