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大爆炸 王恭厂大爆炸,史称天启大爆炸或王恭厂灾,为1626年5月30日,端午节次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造成半径达750米、面积达2.25平方公里的爆炸范围及2万余人的巨大死伤。天启年间各种天灾人祸都比不上王恭厂大爆炸的破坏程度,故沈国元于《两朝从信录》中称此灾变“乃古今未有之变也”。很多大臣认为这场大爆炸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纷纷上书,要求明熹宗匡正时弊,重振朝纲。
晚明三大疑案竟因一人! “晚明三大疑案”指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故有“三大案”之称。不过明神宗朱翊钧想立皇三子福王朱常洵,因为她是自己宠爱的郑贵妃之子。结果,郑贵妃忍无可忍,终於爆发明朝立国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结果皇帝和太子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以凌迟。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
明孝宗逝世 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宪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孝宗去世后传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明孝宗朱祐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当时宫中最受宠的是年长宪宗17岁的万贵妃,她恃宠而骄,为所欲为。万贵妃得知宫女被临幸并有了身孕便命人带着堕胎的药给纪氏吃,结果派去的人很好心的只让她吃了一点点,没有堕胎,不过孝宗先天体质较差很可能跟这些有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逝世朱元璋出身于濠州的一个贫困的自耕农家庭,幼名重八,字国瑞。1351年,以开河工为发起力量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起义军称红巾军。朱元璋投身于郭子兴部,因出色的作战能力,逐渐成为郭子兴部的骨干,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为妻。1355年,郭子兴死,朱元璋成为右副元帅,随着另两位实权人物的战死,朱元璋完全接管了郭子兴部。在此过程中,朱元璋一直奉韩林儿的龙凤政权为主。
戚继光如何打造”英勇戚家军“ 戚继光的抗倭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他的这支戚家军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却没几个人了解。这支军队因为深刻地打上了戚继光的烙印,因此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练兵绝对重纪律。好的兵源,铁的纪律,精良的装备,灵活的阵法,加上戚继光的指挥,成就了戚家军强大的战斗力。后来,戚继光带了一支南方练成的戚家军去北方守蓟州。
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原因在哪? 明朝末年,乱世纷烟,群雄逐鹿,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而李自成率先攻入京城,并自立为王。然而好景不长,李自成被灭,清军入关。那么,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原因在哪?李自成失败是对政权无规划吗?在李自成看来,既要彻底打败明朝统治者,又要战胜关外和四川与他争夺天下的满族及张献忠强大的军事力量,由他一个人统一关内,君临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这不难看出,李自成也并非庸碌莽夫,而是善于心计的。
郑和逝世 郑和作为一名航海家,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对我国的航海事业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哪么郑和一共几次下西洋?郑和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公元1435年6月29日郑和与世长辞。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不论是从文化传播还是对于我国的航海事业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朱棣继帝位 小时候大家都看过一部穿越剧名叫《穿越时空的爱恋》,我们知道朱棣的帝位并不是传承的,而是从朱允文手中抢过来的,而历史上朱棣继承地位的时间正好就是今天,哪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398年朱元璋病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1399年,朱棣援引祖训,以“清君侧”,诛齐、黄为名,誓师北平,举兵“靖难”。1402年7月17日朱棣即位,是为明朝第三代皇帝明成祖,年号永乐。
明朝东厂和西厂区别是什么? 众所周知,东厂和西厂都是明朝皇帝为了维护统治权利而设置的机构。两厂的区别是什么?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西厂不仅可以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而且可直接越过皇帝,随意逮捕朝中大臣。
朱元璋自称吴国公 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众所皆知。有的读者可能要问朱元璋为何自称吴国公,他成为吴国公后做了什么?1356年7月28日,自称“吴国公”,继续扩充实力,起义队伍发展到10万多人。从1357年起,朱元璋向浙西、浙东进军,打击元朝各地的残余势力和割据势力。综上所述,朱元璋之所以自称吴国公,因为他的根据地在历史上的吴地,故称为吴。所以当朱元璋建立新的王朝时,他没有延续吴的国号,反而用了大明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