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富不忘贫成就霸业

公子重耳和夷吾唯恐自己也遭到不测,于是分别逃到了别的国家,夷吾早已跑到梁国,重耳跑到蒲城。而晋惠公也担心重耳回来,就打发勃鞮再去行刺重耳。卫文公当初建造国都的时候,晋国没有帮忙,而且重耳还是一个落难的公子,因此便没想要招待他们那一干人,并且吩咐守城的差役不要放外人进城。齐桓公待他们十分热情,给重耳送了不少车子和房子,并妥善安置了他的随从人员。对此重耳十分感激,两个人很快做了朋友。

烛之武是谁?为什么能只身一人退却十万大军?

在春秋战国时,郑国一位七十岁老人,只身一人退却了围困郑国首都的十几万大军。一次是晋文公落难流亡时,郑国对他无礼,十分轻慢;还一次是晋国与楚国交战,郑国出兵帮助楚国。数罪并罚,于是,晋文公联手秦穆公,一起攻打郑国。一位大臣建议他说:“若能让烛之武出面,或许还能挽救国运。”随后,晋文公只好也率部撤离了郑国。>烛之武靠着一张嘴皮子,退却了十几万大军,救了郑国。

国君与土块

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未做国君时,曾在国外颠沛流离了十九年之久,他的舅父狐偃一直跟随在他的左右,见机行事,巧妙地回答了许多难题,给晋文公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当时,他们看到有几个庄稼人正蹲在地头上吃饭,晋文公便叫狐偃去向他们要点吃的东西。庄稼人见晋文公一帮人虽然穷困落魄但仍是贵族打扮,便拒绝给他们饭吃。其中一个竟拣起一块土坷垃,笑嘻嘻地走过来对晋文公说:“怪可怜的,给你这个吃好吗?”

《史记》赏析 | 晋文公重耳励精图治,终成霸主

前人云,欲成大事者,必先吃力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重耳流离转徙历经十九年,即位今后已经年过六旬,看来,苍天对他真的提出了严酷的考验。好在重耳大器晚成,吃力尽甘来,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成为诸侯中的强国,他也无愧为“春秋五霸”之一。目前之人,若是想立洪志,成大事,不妨看注重耳的履历吧。

季隗简介 晋文公重耳与季隗

季隗季隗出生赤狄部族,是晋文公的夫人,两人分离时约定25年后不回来就改嫁,但季隗深明大义,安慰晋文公男儿志在四方,自己也一定会等他回来,二人感情传为佳话。季隗简介>季隗是赤狄部族的一支廧咎如的公主,隗姓,和晋文公重耳生活了十二年。>晋文公重耳与季隗>十三岁的季隗还是个孩子,正值妙龄,被当作婢妾赏赐给年过不惑的重耳,心里难免一腔郁愤。

晋国故事:一句承诺而不再嫁的季隗

重耳因为后妈骊姬的迫害不得不离开晋国,踏上一条漂泊茫然的逃亡之路。咎如,其实是赤狄部落的分支,狄国讨伐咎如,掳获了季隗和她的姐姐叔隗。狄国的国君将季隗和叔隗嫁给了重耳和赵衰。>然而,在狄国的季隗和重耳是一个失意之人,两个失意者相聚一堂,很快变成了彼此的知己。重耳这话的潜台词其实是希望季隗一直等着他,不要改嫁。因为此时的季隗估计也要快三十多了。

晋文公的故事---秦晋之好、退避三舍、寒食节与清明节

  秦晋之好:  春秋时,晋献公因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杀死太子申生,其余众公子纷纷逃亡国外,其中以公子重耳最贤,先后流亡至齐,曹,宋,郑,楚等国,最后至秦,为秦穆公所看重,并把亲生女儿怀嬴许配给他,随被后世称为「秦晋之好」,成为祝贺新人结婚的贺辞。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护...

郤缺:春秋时期晋国上卿

郤缺,姬姓,郤氏,名缺,即郤成子,春秋时期晋国上卿。>>郤缺之父郤芮在晋惠公时为大夫,因反对晋文公归国而被...。晋文公即位,郤缺因是罪臣之子,不得入仕,躬耕于冀野。战后,襄公特别赏赐了胥臣举荐郤缺的功绩,同时任命郤缺为卿,参与国政。>此后,郤缺在晋国的地位日渐重要。>郤缺从政多年,历事数君,未见失误,是晋国史上少有的稳健的政治家。

申包胥:春秋时期楚国一个令人费解的人物

但二人因为楚国危而复安的一件大事,分道扬镳,走向了各自的人生路途。二是申包胥下定决心挽救楚国。申包胥认为秦国一定会帮忙。申包胥像那时周游列国的说客一样,先说明利害关系,然后才点明求救兵。>申包胥彻底绝望了,只有一个办法:哭。申包胥在秦厅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哀公同意兵发楚国。>>申包胥在舞台上第四次露脸是对待楚昭王的态度:>楚昭王认为申包胥这次功劳最大,决定封他为右尹的大官。

曹国第十六任君主:曹共公的生平事迹简介

曹共公,姬姓,曹氏,名襄,春秋时期曹国第十六任君主,曹昭公之子,继昭公而立,在位三十五年。晋文公以曹共公无礼为由,派兵攻打曹国,并俘虏曹共公。宋襄公滥施...,以滕、鄫两国国君迟到为由,诛...鄫子,曹共公在盟会时不辞而别。在诸侯中称霸而惩罚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就是第一个。"晋文公赞同这些话,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卫二国。曹、卫宣布与楚国绝交。>曹共公三十年,夏季,曹共公到晋国商谈纳贡之事。冬季,安葬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