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爱国将领冯子材逝世 在114年前的今天,1903年9月18日,清末爱国将领冯子材逝世。网络配图1903年9月18日,清末抗法名将冯子材卒。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一作翠亭。早年曾参加天地会起义,后受清...“招安”,镇压太平军,升至提督。1884年法军进犯滇桂边境时,以广东高、雷、钦、谦四府团练督办参加抗战。次年2月,被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起用,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积极部署战备。后历任会办广西军务大臣、贵州提督等。
清末名臣李鸿章书法作品赏析 清末名臣李鸿章书法作品赏析清代庐州合肥人的李鸿章,可是位晚清时期特殊重要的人物。为填补对李鸿章这方面的认识,特选其两件意韵深长的书法作品,供大家一并赏析。先赏李鸿章的扇面书法。扇面上首印的印文告知人们,此书法所作时,李鸿章官衔已是太子太保。其他皆无改动,说明李鸿章对正史典籍的尊重。览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不失为一篇书法高品佳作,显示出李鸿章的书法造诣之深。下面再赏李鸿章所书的一幅对联。
[专家点评] 晚清朱子常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 [专家点评]晚清朱子常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细部)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细部)黄杨木雕六子戏弥勒(细部)隶书“子常”(印)黄杨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极雅致。其中晚清黄杨木雕的杰出艺人朱子常(名正伦)的作品更为时人称道珍贵。这件六子戏弥勒黄杨木雕,横27.5厘米,纵17厘米,人物高11厘米,座高6.5厘米。整个作品布局合理,匠心独运,是朱子常黄杨木雕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专家点评] 清末 红木琴桌 [专家点评]清末红木琴桌清末“红木琴桌”,宽123.8厘米、纵41.6厘米、高84.6厘米。从高度看,此琴桌非供演奏使用,而是用来摆放古琴以示清雅。因非实用而是摆设,故家具做的繁复、花哨、讲究。琴桌两头下卷并饰龙首,剑腿,拐子工牙板。是一件清末较优秀的家具。
西祸未平东事又起?面对俄国与日本的挑衅,晚清 ... 该如何取舍 十九世纪的七十年代对于晚清...来说委实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在这一段时间内,晚清领导集体不得不要同时应付多个难题,稍有差错,就容易落得个任人宰割的境地。可想而知,此时之危局,对于整个清朝来说,几乎可以说重如泰山。我们先追溯到六十年代,尤其是在太平天国被基本镇压之后,晚清的统治者们原本可以歇上一口气,简单的庆贺一下大清的基业并没有被南方太平军毁之一旦。
晚清那些事:光绪悲剧的一生 不仅仅是在国事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光绪皇帝也十分软弱,任何事都屈就于慈禧太后的威严之下。1908年,在那个中国的屈辱史的开端,光绪皇帝那一年三十八岁,原本正当壮年,该是一个男子一生最好的时光。但是这个老太婆在去世之前干了许多的坏事,包括与李莲英一起把光绪的珍妃投进井里。于是在慈禧太后与李莲英的密谋之中,毒死了光绪帝。后来,相关人员也在光绪的遗体中检测出来了砒霜,证实了光绪皇帝的死是被毒死。
发生在晚清的蹊跷事:军机大臣吞金,吞 ... 都不能被处死 这天上午,刑部大牢里人头攒动,那些狱卒都对着一间牢房窃窃私语。这也难怪,牢房里是慈禧太后跟前的两个重臣:军机大臣赵舒翘和岑春煊。看他们两个坐在大牢里心照不宣地聊天,人们有的长吁短叹,有的默默无言。同样的位极人臣,眼前的境遇却大不相同。赵舒翘是将死之人,而岑春煊则是奉慈禧之命,来监督他早上黄泉路的。
晚清王爷溥杰和日本妻子老照片:伉俪情深,相离十六年不变心! 后来为顾及清廷和日本皇族姻亲嵯峨家的女儿嵯峨浩成亲,两人婚后百般恩爱伉俪情深,奈何后来在乱世里相离十六年,待白发苍苍找到彼此时却还未变心。溥杰的第一任原配妻子是晚清后宫珍妃的侄女唐怡莹,唐怡莹相貌十分美丽好看,只是奈何个性要强凡事不肯妥协。韫和介绍了晚清贵族之女王敏彤给溥杰,但是两人的婚姻因日本人干涉,最后还是失败了。溥杰和嵯峨浩夫妻伉俪情深,虽然相离十六年但是始终未曾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