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

佛学c会:山穷水尽方能柳暗花明

一路上蔓草丛生,荆棘遍布,小沙弥不畏艰难地爬上最高的佛顶山。他没想到,佛顶山是一片广大的平原,他站在山顶上往下一看,普陀山一览无遗,于是非常高兴地四处走走,想知道到底有没有人在此修行。小沙弥离开了师父,离开了本可依靠的道场,就是为了完成他宿世以来的心愿,在佛顶山兴建道场。这样,哪怕已经山穷水尽,但离柳暗花明已是为时不远了。

普陀山吃腊八粥的传说

普陀山吃腊八粥的传说张明华1月11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当天清晨5时到7时30分,在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和大乘庵、紫竹林等寺庵吃腊八粥的僧众和香游客达3000余人次。据普济寺一位老僧人介绍,普陀山僧众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六指长老的故事

而后到了普陀山,喜欢普陀山的清净庄严,在梵音洞附近,建造一座香山茅蓬,一心一意专注念佛。又在自己所居的香山茅蓬燃一指供佛,感动地涌甘泉,虽然是大旱,也不会没有水喝。后来在阿育王寺的佛舍利塔前燃一指供佛,这样总共烧掉了四个手指头,那时的人便尊称他为“六指长老”,拜他为师的弟子非常之多。三月廿八日举行荼毗(火化)典礼,拾得几颗黄色的舍利子。

孙中山自述:在普陀山的奇遇

孙中山文/佚名新浪佛学频道长期征稿我在视察象山、舟山军港的时候,顺路游览了普陀山。到普陀山的时候已是下午了。一行人相继上岸。我们顺着山路走了许久,终于到了佛顶山的天灯台。民国5年8月25日孙文记余因视察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相率登岸。既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下佛顶山,经法雨夺,钟鼓镗鞳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沈沈乃归,普济寺晚餐。

国父孙

纡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已而施赴慧济寺,才一遥瞩,奇观现矣!既入慧济寺,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已下佛顶山,经法雨寺,钟鼓镗鎝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沉沉,乃归至普济寺晚餐,了余、道阶,宣佛理与之谈,令人悠然意远矣。

普陀山观音示26实例

普陀山观音示26实例●宋神宗元丰三年,王舜封,奉命出使三韩。舜封很惶恐,朝普陀山潮音洞方向祈祷,忽然看见金色晃耀,出现观音菩萨满月相,珠璎(音英)灿然,出自巖洞,大龟消失,船才能够得以继续航行。《普陀志》●宋高宗绍兴戊辰年,史浩、程休甫,到访潮音洞,无所见。以上均据《普陀志》●河北沧洲张汉儒,拜谒潮音洞,开始无所见。《己求书》●清时,盛叔型,跟随母亲朝拜普陀山。

燃指供佛的老僧

百岁老僧善打佛七民国祗园大师,名淳镜,俗姓王,贵州普定县人。正好这时候普陀山发生旱灾,大师悲心大发,于前山普济寺燃一指供佛,为大众忏悔,不久,又再燃一指供佛于后山法雨寺,终于感动天神降下甘雨。又在自己所居的香山茅蓬燃一指供佛,感动地涌甘泉,虽然是大旱,也不会没有水喝。后来在阿育王寺的佛舍利塔前燃一指供佛,这样总共烧掉了四个手指头,那时的人便尊称他为“六指长老”,拜他为师的弟子非常之多。

观音菩萨普陀现相记录

忽现观音菩萨瑞相,金色照耀,眉目了然,清晰可见。因等候潮水,便再次叩首礼拜,菩萨再次显现。因求母病痊愈,到梵音洞进香,看见菩萨显现,但不很清晰。

观世音菩萨故事

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也说:观世音菩萨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从此普陀山便成为我国著名的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的观世音菩萨,便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菩萨了。并从观世音菩萨像上放出光明,照射在六字真言上。这些传说,表示...地区对观音菩萨的广泛信仰。观世音菩萨对他说:菩萨应学的法门无量无边。

六指长老

六指长老民国祗园大师,名淳镜,俗姓王,贵州普定县人。又在自己所居的香山茅蓬燃一指供佛,感动地涌甘泉,虽然是大旱,也不会没有水喝。后来在阿育王寺的佛舍利塔前燃一指供佛,这样总共烧掉了四个手指头,那时的人便尊称他为“六指长老”,拜他为师的弟子非常之多。人问他有几岁,都说是八十六岁,其实到民国廿二年,已经有一百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