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仁宣之治为何远远超过前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呢? 纵观中国古代盛世史,出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名气也非常大,那么为何仁宣盛世是这里面最辉煌的呢?但是,在汉景帝在任期间,却爆发了七国之乱,使得文景之治受到影响,由此文景之治由于藩王作乱而受到严重打击。明宣宗借此机会收缴藩王手下的兵马,自此兵权重新收归中央。而这一事件也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明宣宗朱瞻基简介及怎么死的 >明宣宗,洪熙皇帝朱高炽的长子,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太祖皇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著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交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对朱瞻基的精心教导对朱瞻基以后成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获得成功? 藩王自古有之,源于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即是分封建制,自古有之,至周朝蔚为大观。经历了西周的春秋和战国,诸侯做大,灭了周朝,继而秦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后来的王朝也多有采用分封制度,但都免不了藩王作乱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隋朝至元朝没有了藩王的问题,但是...
明朝皇帝朱瞻基有怎样的评价? 明朝皇帝朱瞻基有怎样的评价? 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1435年在位,年号宣德,庙号宣宗。他出生在1398年,此时明朝已立国30年,曾祖父朱元璋在这年去世,爷爷朱棣在他出生的第二年开始发起靖难之役,从他记事开始,1402年爷爷朱棣已经成功推翻朱瞻基的堂伯父朱...
明成祖朱棣有几个儿子?朱棣的儿子都是谁? 据说一共有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爔。>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的长子,生于1378年,死于1425年,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永乐二年封为汉王。永乐十四年朱高煦被废为庶人。>赵简王——朱高燧>朱高燧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个儿子,生于1386年,死于1431年,为朱棣与皇后徐氏之子。>皇子——朱高爔>朱高爔是明成祖朱棣最小的儿子,并未有任何加封。
明代才子解缙之死 解缙心里一阵高兴。受到朱棣赏识的《登基诏》,很快颁布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大明王朝便开始了由朱棣取代侄子的永乐朝。朱棣权衡再三,最后按解缙的意思宣布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把自己没当上太子的原因归咎于解缙的多嘴多舌,一天在大街上碰见解缙,不但大骂,还让家奴将其痛打了一顿。朱高煦又添油加醋地对朱棣说,解缙趁父皇不在朝中,竟私自向太子表忠,有图谋权位之心!>“立即抓捕解缙进行审问。”
朱高煦怎么死的?朱高煦是否真的发动过叛乱 可以说,朱棣之所以能够夺取江山,朱高煦功不可没。朱高煦的赫赫战功,也得到了成祖的认可。在这段时间内,朱高炽以皇太子的身份监国南京。他们为了保护朱高炽的储君之位,竟不惜与成祖直接交锋。朱高煦鉴于这种父子相离的局面,勾结成祖左右官员诬陷皇太子。是文臣解救了朱高炽,大理寺丞耿通上疏为其辩白,成祖以离间父子的罪名,将其处死。耿通以死换取了朱高炽的皇位安稳。
明朝历史之务实的“仁宣之治” 在他和儿子宣宗朱瞻基手中,明朝终于远离了枪林弹雨的战争硝烟,开始朝和平年代迈进,通过父子俩,勤政爱民,明朝走上了正轨,终于开创了明朝建国后的第一个盛世——仁宣之治。不仅如此,仁宗一再宣称“方孝孺辈皆忠臣”,宣宗也称他们“忠贞不已,为国良臣”。纵观仁、宣两朝,虽有个别大臣因直言进谏而获罪,但总体而言,仁、宣二帝在重大问题上还能采纳大臣的建议。对于死刑的判决,更是要慎之又慎。
明清两朝名臣都有谁?明清著名官员介绍 高祖于夔当过的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追封河南郡公曾祖于九思最后当了杭州路总管并死于杭州祖父于文在明朝任兵部主事。宣宗亲自率兵前往镇压,于谦随驾前往。宣宗当场命于谦宣布朱高煦所犯的罪行。对为害市场正常购销的官商欺行霸市行为,于谦都予以严厉打击。于谦带领一帮人一一核查,坚决取缔。吏部根据皇帝的提名,破格提拔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这年,他仅33岁。因为这莫须有的罪名,于谦被关押了三个月。
明朝的皇帝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明朝的四次宗藩叛乱 仿佛是朱家的基因发生变异,自从强梁的成祖以后,朱家龙种一代不如一代。明朝开国皇帝活了71岁,敢于篡位叫板的朱棣也活了65岁,然而从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开始便一代不如一代。>>这一代不如一代中,总有个原因啊!因此,宗藩反叛,必先叛乱于地方,杀戮朝廷军兵及官吏。宣宗朱瞻基的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深受内宫敬重的不可多得好皇后,唯一遗憾是胡皇后没能为宣宗生下一个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