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

兄弟相残夺皇位,比 ... 玄武门之变还狠,干兄弟全投靠了仇人

朱友珪夺位之后,先是进行一番人事调整,借以安抚人心,升任韩勍为忠武军节度使,任命其弟朱友贞为汴州留后,朱温另一养子河中节度使朱友谦为中书令,但是朱友谦拒不受命,甚至还率部投降了朱梁集团的死对头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虽然登上皇位,但是朱友珪的地位并不稳固,公开反水的朱友谦仅仅是表面问题,而一些暂时臣服却心怀异志的人才是更大的威胁。朱友贞暗地里联络藩镇、重臣,企图发动政变,干掉朱友珪。

李茂贞控制西北45个州,加封岐王,为何没有机会统一全国?

李茂贞是唐朝末期盘踞西北地区的大军阀之一,在鼎盛时期,李茂贞控制了西北45个州,堪称实力强劲。但李茂贞为何没有能力统一全国,甚至连五代十国都不算呢?李茂贞的主要控制区就是关中地区,与唐朝首都长安近在咫尺,与唐朝中央的矛盾逐步加剧。

五分钟11幅地图轻松了解五代十国兴衰

图文摘自网络五代十国,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几十年的历史时期,这期间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疆域比较大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所谓五代。李存勖的祖父叫朱邪赤心,因功被唐懿宗赐国姓李,名为李国昌。后唐兼有后梁、晋国、燕国等国国土,疆域比后梁大幅扩大。

五代十国是哪五代,哪十国?究竟有多乱?

五代十国,其实不能称之为国,只是唐朝藩镇的一种变形而已。统治阶级毕竟是武人,尽管据土自专,实则无经营天下之大志,半数以上皆骄奢淫逸之徒罢了。所以说,除了中原地区战争较为激烈以外,列国之间倒是罕有战事。唐朝末年,国势本已日渐衰微。黄巢起义的爆发,则加剧了唐王朝的覆灭。起义军攻取长安以后,朱温奉命抵御藩镇联军。中和二年,朱温在得不到起义军救援的情况下,投降唐军。

一场战争,致使两个名将身死,证明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错误的

周德威虽然也是一名骑将中的名将,但已是廉颇老矣,正当壮年的贺瑰正好将其克制。而提出速战速决的却是各自阵营的帝王。老将谢彦章极力坚持缓战,应以骑兵和粮草的优势耗费对方这支孤军战心。得知李存勖毁营进犯大梁,贺瑰迅速下令拔营,尾随李存勖。最终一代名将周德威父子以及魏博节度使王缄等诸多将领在此战之中战至力竭,身死。士卒死于此役或溃逃人数不可计数。稍事休息后,得知大致情形,不

前半程英明神武而后半程荒唐无度,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多变人生

李存勖,就是炮灰之一。可以说李存勖的《春秋》没有白看。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的遗命。李存勖也将他们当成自己的耳目,非常宠信这些人。见此景象李存勖又不禁大笑不止,遂放掉了县令。并在伶人郭从谦的内应下攻人宫城,李存勖被乱箭射死,将尸首同一堆乐器一并焚化,李存勖至死也没有想到,自己竟会葬身于宠信的伶人之手。李存勖的前半生可谓风光无限,只可惜后半生却稀里糊涂。

最任性的皇帝,为了打一场马球,竟然下令拆掉自己即位的神坛

李存勖的确是个英雄天子,在五代乱世之中,能把枭雄朱温打得啧啧叹服的人,能有几个呢?但是,李存勖又确实是一个任性恣意的性情皇帝,有着太多不适宜当皇帝的性格特质。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尚未灭梁之前,其实就已经显露出骄横恣睢的姿态,忘乎所以,游猎不息,甚至还喜欢视察自己曾经征战过的地方,矜伐其功,在群臣面前夸耀自己武功赫赫。同光三年,义武节度使王都将要入朝觐见李存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