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

汉武帝后期的将军,对匈奴战绩为何远不如卫青霍去病?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远征漠北。二将共计斩虏敌军八万余人,匈奴元气大伤,远遁漠北。可惜,匈奴最畏惧的霍去病与卫青相继去世。▲卫青偌大的汉朝,难道找不到能接替卫青、霍去病的指挥官吗?卫青破敌后往往顺势掠夺牛羊马匹,破坏匈奴的经济基础。汉军众将纷纷转型为骑将,多次追随大将军闪击匈奴,其中最得卫青兵法精髓的人是他的外甥霍去病。

李敢刺伤了霍去病的舅舅卫青,霍去病:伤我至亲者,必须死

霍去病是西汉最为出名的抗匈将军,少年成名,屡次与匈奴对战,从来都没有战败过。霍去病一生英勇善战,在战场上是一名威武的将军,而对自己的至亲也是关爱甚微,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的至亲,所谓史上记载的忠孝两全之人。霍去病(剧照)霍去病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所生的儿子,两人都不敢承认霍去病是自己的私生子,后由卫青抚养长大。十七岁就开始跟随卫青远战匈奴,在战场上屡立奇功。

同为汉将,为何年轻的霍去病不会迷路,老将李广却成了「 ”愣头青”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两人于漠北之战击败匈奴,彻底恢复西汉边疆之安稳,反观之下李广就犹如名将之中的小丑一般,个人武力虽爆棚,但对于整个趋势却起到了反效果,甚至在决战时李广居然还迷路,为何在决战之中,年轻的小将霍去病成了决定战役的导向,李广这20多年的经验老将却成了「”楞头青”?漠北之战中卫青作为主帅,统领霍去病、李广、张骞等其他将领。李广作为卫戍边疆多年的猛将,他对匈奴当

官场中,一招不慎就成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飞将军李广是最好的例子

在我国古代的诸多战神中,李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但凡怀有家国情怀的人,都对李广力抗匈奴的豪举赞不绝口。据说,在所有的李氏族人中,李广的射箭技术无人能及。李广为人向来低调,他不善言辞,不是那种左右逢源的兵油子。李广爱兵如子,并有一套自己的带兵...。李广手握兵权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安营扎寨,把自己的部队安置地很是分散。匈奴见李广的军队既打不散,又无法全歼,感到非常棘手。

弓箭手,现代远比古代强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周劼拜占庭史学家普罗柯比著述他的名著《战记》的一个动机是为当代「”弓箭手”正名,因为在当时普遍的观念中,当代的弓箭手怎比得上阿喀琉斯、赫克托耳时代的半神英雄。单从名字来说,弓箭手只是躲在「”肉搏者”「”持盾者”背后的偷施冷箭者。但本身就是军人、经历数次东罗马帝国与波斯、汪达人大战的普罗柯比眼见为实,说现代的弓箭手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远远超过古代弓箭手,《荷马史诗》中的弓箭手们既

名将李广立功无数,为何无法封侯?

「”李广难封”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李广难封这句话是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但是这个事情却是出现在汉武帝时期。从客观上讲,李广是汉代名将,他一生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皇帝。第一次封侯,他在汉景帝朝代有次立功封侯的机会,就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他夺得了叛将的军旗。按说这是可以封侯的,但恰恰就是这一次立功之后,他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而梁王跟汉景帝虽然是亲兄弟,但这两个是由矛盾的,李广私自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到底为啥不得封侯?

李广为什么难封侯?李广自我反思:我当陇西守时,羌党反,我诱降他们800多人,又使诈当天把他们都...了。当时一个会望气观相的王朔就说:人家投降了你又把人...了,属于阴损,自招祸气,所以你不得封侯啊。其实根据班固的观点来看,李广是人品不太够,气度小,别人稍他不善于他,他记恨在心,他甚至公报私仇。有天晚上他又带人骑马去了,期间还任人在田间喝酒。回到霸陵亭,霸陵尉醉了,喊他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