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李煜最经典的两首词,结尾皆是千古名句,可惜诗人心,却是皇帝命

今天要讲的这个人,却是一个不想当皇帝的人。怎奈虽是诗人心,却是皇帝命。就拿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大家王国维来说,他也是十分肯定老李的才华的。这是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首词,为什么要将这个放到第一首呢,因为这首词被称为老李的亡命词,虽然因为这首词上命让人始料未及,但是也从侧面反应出,这首词确实写得太过于真实了,也许正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收住自己的情感,才引来了丧命这一祸端。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词是极美的。

「荐读」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位李从嘉同学,后来有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南唐后主李煜。李煜的祖辈们都是文学爱好者,南唐的皇家图书馆藏书十余万卷,是当时最大的文献基地。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李煜,音乐、诗词、书画无一不精,妥妥的文艺青年一枚。《问君能有几多愁》里吴奇隆饰演李煜可怪就怪在他生在了帝王家,他的四个哥哥全部早夭,李煜一下子排在了老二。

史上最有文采的五个皇帝,你最佩服哪一个?

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启皇帝时代之后,中华大地上一共出现了408个皇帝。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史上最有文采的五个皇帝,看看你最佩服哪一个!另外,历史上还有很多文采风流的皇帝,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武则天、隋炀帝杨广等,本文只是挑选出最出名和文学成就最高的五个皇帝。第一个,魏文帝曹丕曹操、曹植的文学成就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却不知道曹丕其实也是一位开宗立派的文学大师。

古代名将真能躲开乱箭齐发吗?别被神剧骗了,史上只有一人能做到

古装剧都熟悉,那些武林高手在万人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斩将夺旗就像小孩过家家那样轻松「”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两军阵前的万箭齐发是经常存在的!武侠剧都是虚构的,那些武林高手能伸手接住飞箭,然后再反...敌人,吹牛不打草稿啊,古代箭速度就相当于今天的...,不要说用手接箭,就是躲也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被射成刺猬,除非有盾牌!当然,用手中武器拨开乱箭倒是可以,关键是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全身而退,如百人

历朝历代的皇帝中,谁最有文化学识?不是曹操更不是乾隆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从秦始皇称始皇帝到清代宣统皇帝退位,在2132年的时间中总共涌现了四百余位皇帝人选。(有人统计422位皇帝,也有人统计494位皇帝,还有人统计408位,国防大学出版社《中国皇帝史》统计了352名皇帝……

第3集 - 如果把中国422位皇帝放在一个群里,他们会聊些什么(3)

赵构因为宗泽劝阻侥幸避免了被俘的命运,也成为北宋唯一没有被俘的皇子…所以,南宋的皇帝,除了赵构都是赵匡胤的后代赵匡胤也是一位武术家,对后世拳法影响深远,太祖长拳和太祖盘龙棍流传至今涉及的知识点:靖康之变107年后,南宋和蒙古联合灭掉了金国。只是,南宋后来也被蒙古所灭金国最后两位皇帝,完颜守绪和完颜承麟涉及的知识点:国君死社稷,完颜守绪在传位给完颜承麟后自缢而死。

中国历史上7大怪癖皇帝,第6位放着皇帝不做,非要封自己为大将军

自从秦始皇嬴政称皇帝以后,「”皇帝”就流传了下来,传至千秋万代。有人统计,中国历史上大概有四百多位皇帝。然而中国的皇帝并非我们说的「”哲学王”,并且有的皇帝连文化都没有,甚至还有怪癖皇帝。比如下面这7位。第一位是同性恋皇帝。汉哀帝刘欣是个同性恋这已经是历史所公认的。刘欣是西汉汉元帝刘奭的孙子,汉成帝刘骜的侄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他是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刘欣当皇帝期间迷恋一个叫董贤的男子。据

一个亡国之君,却让老百姓怀念了一百年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在杭州西子湖畔,柳浪闻莺公园附近,有一座钱王祠,里面存放着杭州知州苏轼撰写的《表忠观碑》,其中有言:「”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有一,皆芜废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北宋建国之初,吴越之地被钱氏家族统治,等到熙宁十年,苏轼题写此碑,吴越国已经覆亡将近百年了,他们留在钱塘的祖坟杂草丛生、破

最是仓皇辞庙日:李煜是否在为祖父还债以及国号南唐真有后遗症吗

有观点认为李煜是被低估的小国英主。杨行密于江淮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这一观点的结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实际上是在替他的祖父李昪还债,在他当皇帝的时候,局势本身已经无法挽回了;换句话说,国名南唐所象征的法统构建与战略定位转移一开始就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使得中主(元宗)李璟与后主李煜有心治国却无力回天。892年,以杨行密再入扬州作为标志性事件,杨吴政权基本确立。

赵匡胤的辩论艺术:如何用一个文盲闭上南唐辩才的嘴

01宋开宝七年,宋太祖赵匡胤命令大将曹彬再次征伐南唐,南唐后主李煜被迫向宋太祖祈求投降,并派出以徐铉为首的使团前往开封。话说徐铉可不简单,可谓南唐第一才子。徐铉十岁便可以写文章,专心治学不崇尚游玩。徐铉在南唐侍奉三位皇帝,官至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兼任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