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

孔融简介 东汉大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孔融生平

,153年生,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孔宙之子,孔褒之弟,山东曲阜人。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张俭因得罪宦官侯览遭到通缉,于是张俭便去投奔孔褒。不巧孔褒不在家,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后来事情败露,张俭逃走,孔融、孔褒被逮捕下狱。最后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孔融因此名声大噪。何进十分生气,私自派遣剑客要追杀孔融。北海国的左丞相祖者劝说孔融结纳袁绍或者曹操,孔融大为光火并把他杀了。

窦武简介 东汉桓帝时期城门校尉槐里侯窦武生平

汉桓帝延熹八年他的长女被立为皇后,遂从郎中迁越骑校尉,封槐里侯。次年,拜城门校尉。同年冬﹐桓帝死﹐窦武以拥立灵帝故,拜大将军﹐更封闻喜侯。后事机泄露﹐宦官曹节、王甫等劫持灵帝、太后,诏令收捕窦武等。窦武召集北军五校兵士数千人驻屯都亭下,与王甫﹑张奂率领的虎贲﹑羽林和五营士对阵。结果兵败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宗亲、宾客、姻属悉被处死,家属徙日南。

【李膺门】的意思是什么?【李膺门】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李膺门」在《汉语大词典》第5859页第4卷791★「李膺门」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李膺门lǐyīngmén李膺,汉·桓帝时任司隶校尉。据《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载:「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因以「李膺门」、「李膺门馆」誉称名高望重之家。

登龙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登龙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古代传说,鲤鱼若能跃登龙门便可变化为龙,因此龙门之下每年春天都有大量鲤鱼从大海及各条河流汇集在一起,争着去跳龙门,但是,能跳上龙门的却极少。鲤鱼一旦跳上了龙门,立即有云和雨随着它,又有天火从后面烧它的尾巴,它就会变成一条龙。  龙门,也...

【履正】的意思是什么?【履正】是什么意思?

《后汉书刘陶传》:「﹝朱穆、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夫宰相者,天下之所瞻效,诚宜得秉忠履正之士,足为海内所师表者。」晋·葛洪《抱朴子明本》:「道者履正以禳邪。」《元典章刑部八取受》:「品爵以荣其身,禄赐以厚其家,期于履正奉公,有裨国政。」履正的拼音lǚzhèng履正是什么意思履正lǚzhèng躬行正道。

5.党锢之祸:忠贞之士毁于昏聩之主

“党”是结党营私的意思,自从东汉发生“党锢之祸”后,“党人”一词广泛地流传开了。李膺当时为河南尹,接案后即派人捉拿凶手,不料其子得到宽恕而被免责,李膺了解到真相后非常气愤,查实后立即处置了张成之子。桓帝看到牢的上书后很气愤,糊里糊涂地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党人,将李膺等人关进黄门北寺狱。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党锢之祸”。

东汉的党锢之争:加速了后汉的灭亡

党锢发生在后汉但它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它加速了后汉的灭亡,使得大量饱学之士流落民间,使得宦官更加得志,为后来各种起义提供了温床。李膺事件发生后,大量不愿与宦官集团为伍的士大夫、太学生等进一步结合,并推出了他们的首领人物。事发第二年,曹节等以“部党”之罪名,再次逮捕了李膺等100余人,这些人都死在狱中。统治集团内部的这场长达数十年的斗争,在农民起义面前,暂告中止。

东汉时期士大夫阶层首度崛起

而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主要就是指士大夫阶层,这个群体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第一次大规模出现,也就是崛起,正是在大汉王朝,尤其是东汉的中后期。>>公元前二世纪,西汉王朝为增加...的新血统,仿效战国时代“招贤”的办法,命高级官员和地方...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人士,...中非贵族血统的官员群遂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士大夫阶层。跟外戚、宦官相比,士大夫有他们所没有的高一层次的情操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