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当时主张办洋务的一批贵族和官僚,被称为洋务派。发展工业洋务运动兴起之初,其直接目的是镇压人民反抗,因此,一开始就以购买洋枪洋炮和创办新式...工业为主要任务。培养人才与工业企业和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在洋务运动期间还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然而,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淮军 淮军成立时有6,500人。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掌握了国家外交、...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但淮军并未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例如,营以上指挥困难,统领与统领之间各不相下。淮军延聘西洋军官仅用于平时教练,战时调度仍由将弁。袁世凯的新式陆军产生后,淮军即失去了国防军的地位,变为次要的巡防队。
湘军 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曾国藩为避免清廷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大量裁撤直系部队,支系仍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镇压捻军。曾国藩对湘军拥有极大的指挥调度权力,自成派系。湘军从起初保卫家园的目的上升为平天下为己任,维护社会安定。湘军长期缺乏稳定的饷源,九江破城前,胡林翼称“水师、鲍营、义渠各营尚欠十二三万两”,只得纵容官兵掠夺财物,以维系军心,在攻
捻军 起义后的“捻”,史学界称捻军。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联合后的捻军建立五旗军制,用黄白红蓝黑五色旗区分军队。年底,内部出现分歧,捻军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张乐行、龚得等少数留在淮南,与太平天国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1862年秋以僧格林沁为首的清军大举进攻皖北,次年3月攻陷捻军根据地雉河集,张乐行被叛徒俘送至清营遇害。自1863年4月至1868年8月为后期捻军。至此,捻军起义失败。
历史上的今天2月13日 甲午战争李鸿章赴日议和 1895年2月13日,甲午战争清...派李鸿章赴日议和在118年前的今天,1895年2月13日,甲午战争清...派李鸿章赴日议和。1895年2月13日,清...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议和。中日甲午战争在经历平壤、黄海、旅顺、东北等战役,清军连连溃败以后,清...求和心切,答应日方要求,派“一意主和”的李鸿章前往议和。30日,双方订立停战协定。
历史上的今天12月22日 清廷全盘接受议和大纲 1900年12月22日清廷全盘接受议和大纲在114年前的今天,1900年12月22日,清廷全盘接受议和大纲。1900年12月22日,奕劻、李鸿章收到英、俄、德、日、美、法、意、奥、比、西、荷11国提出的议和大纲12条,立即电告西安。议和大纲示追究慈禧太后的责任、逼其归政,全赖李鸿章极力斡旋。
洋务运动李鸿章在天津办医学堂 1893年12月19日,清洋务运动首领李鸿章在天津开办医学堂,这是我国第一所医科专业学校。中国最早的公立医学堂是北洋医学堂,也叫天津军医学堂,其前身是1881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北洋施医局创办的医学馆。1893年12月,李鸿章委派法国军医梅尼在原“医学馆”的基础上创建北洋医学堂,并附设北洋医院,专门培养军医人才。此时,该学堂更名为“北洋海军医学堂”,归海军部直辖,专门培养海军军医。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李鸿章诞辰 在194年前的今天,1823年2月15日,洋务运动倡导者李鸿章诞辰。图片来源于网络李鸿章生于1823年2月15日,安徽合肥人。1870年经曾国藩力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军政、外交大权。李鸿章反对抵抗外国侵略,主张妥协投降,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等;对内反对维新变法,镇压义和团。李鸿章1901年离开人世。
枯木逢春-李鸿章的故事 连日来,年轻人朝起晚睡,每日读经派遣时日,偶尔也会在寺院走走,却不和众人闲谈,遇见德惠师父,简单问候,并无攀谈询问之意,只是热衷于浇灌门前一株枯木,浇完沉思良久,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年轻人和德惠师父诉说了自己不幸的经历,轻叹:“连枯木都可逢春,我还有属于我的未来吗?”德惠师父微笑,“世人说我是高僧,愿来我这里祈福保平安,我佛慈悲,本该保佑苍生,可是我院内枯木确是你救活的啊。”
决定你相貌的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修行 同事怀孕六个月时,因为乘坐地铁而出了事故。同事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于是被送进了医院。经检查是诊断为脑震荡,幸好胎儿安然无恙。警方介入调查,抓出的作案人竟然是小蝶。小蝶被拘留了半个月后,就放了出来。所以,看脸识人并不是一种偏执,而是有理论依据的。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具备曾国藩那样的非凡的识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