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的东晋北伐:胡人不足畏、 ... 非羔羊,各怀鬼胎是症结 战争是灾难,但战争同样是锻钢的火、砺剑的石。遭逢汉末乱世、历经三国归一的华夏子孙,并非胡人屠刀下的待宰羔羊。活下来的人,双手磨出了茧、丹心锻成了钢。...的是司马皇室,清谈的是士族大夫。但中原百姓已经看惯了死人、流干了眼泪。但是,却有硬骨头的中原英雄,他们要北伐。祖逖,范阳遒县人,即今天的河北涞水,年少之时就是游侠作风、志向豪迈,闻鸡起舞说得便是祖逖。
潮打空城寂寞回,从颍川陈氏到陈郡谢氏,魏晋士族命运沉浮录 魏晋时期的士族群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各州郡的中正官,由朝廷任命。而能担任中正官的,基本都是士族。魏晋时代的人才选拔,一直都是士族选拔士族。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逐渐掌控了曹魏的朝政大权。司马氏篡魏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不过就在此时爆发了曹髦遇害事件。曹髦遇害,打乱了司马氏当家人司马昭篡魏的步伐。曹髦遇害后,司马昭派人请陈群的儿子-陈泰过来商量对策,陈泰不肯过来。
桓温北伐三次为何都失败,而西征一次却成功了? 一提起东晋,会和苟且偷安和好谈清流结合在一起,所以,也有很多士大夫不安于现状,而举行了很多次北伐或西征,而桓温北伐和西征却是一件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次事件而载入史册,他的成功和失败说明了当时东晋小朝廷的政治战略以及当地人的一种政治态度。
谢安,心系天下的风流宰相 东晋时的陈郡谢氏,是典型的门阀,势力强大,显赫一时,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是东晋顶级士族的代表。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今天来说说,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风流宰相谢安。谢安的风流,不是拈花惹草,到处留情,和各种女性纠缠不清,而是在他身上体现出的魏晋风度,洒脱不羁,超然物外,风流倜傥。谢安出身名门,颇有才学,年轻的时候,得到不少名士的赞赏。虽然朝廷几次征召他入仕,不过都被他拒绝了。他每天就
"皇太叔公"养成记——东晋简文帝的传奇一生 成帝去世时,司马昱与其兄司马晞,还有何充和庾冰一并受托为顾命大臣。穆帝也是司马昱以叔公身份辅佐的第一位皇帝。虽然最终被司马昱苦劝退回,但这一举动使得东晋朝廷颜面扫地。升平二年,39岁的司马昱对抑制桓温、扶持皇室已完全灰心,于是向已经成年的穆帝还政,准备回归到自己更加向往的清谈度日的悠闲贵族生活。哀帝、废帝二朝,这二位则是司马昱以叔公身份辅佐的第二、第三位皇帝。
东晋大将桓温逝世 桓温,字符子,谯国龙亢人,东晋大臣。桓彝之子,桓冲之兄,娶晋明帝之女南康公主为妻。一度执掌东晋朝政,曾三次北伐。永和五年四月,后赵主石虎死,北方再度混乱,桓温多次请求北伐未果。永和六年,朝廷以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诸...,委以北伐重任,以此抗衡桓温。结果殷浩大败而回,桓温遂掌大权。永和十二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击败羌族姚襄,收复洛阳。前燕趁东晋君臣相互猜忌和牵制之际,重新占领洛阳。
五胡乱华系列十四:淝水之战之二:谢安东晋执政 公元372年六月,苻坚任命王猛为丞相,让他从冀州回朝执政;同时任命阳平公苻融为使持节、代替王猛担任负责六州...的镇东大将军兼冀州牧。苻融在冀州,认真挑选辅佐的臣属,任命尚书郎房默和河间相申绍为治中别驾,任命清河人崔宏为州从事,管记室。苻融年轻,为政喜欢标新立异,有点苛刻繁琐。申绍多次规劝他,引导他以宽和为政。苻融虽然很敬重他,但却不能全部听从他的劝告。苻融派遣主簿李纂前往长安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