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

机 ... 都被搞吐了!二战英军为何要造这款「 ”乌龟探头”装甲车

作为最早实践「”装甲兵”这一概念的国家,英国在二战中,有着与众不同的一套坦克定义概念。而越发激烈的战事,也催生出了无数个颇具脑洞的「”怪物车”。在二战还未爆发前,来自英国的一位汽车爱好者:欧内斯特·詹姆斯·塔普突然突发奇想,表示如果有一款战车,能够越过高墙与障碍,在高处隐蔽地向敌军射击而不会被发现,那岂不是可以避免像一战那样恐怖的伤亡?1937年,塔普将自己的设计申请了专利,并为此开始付诸行动。二

日本疯狂的决号作战,为何最终没有执行?因为执行意味着彻底灭亡

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疯狂,我们有目共睹。然而最终,叫嚣了许久的日本,却在盟军即将展开攻击时投降,这是为什么呢?但就是这个时候,日本这个野蛮的岛国民族,其凶性更是难以控制,他们决心不惜一切,于美国决死一战。按照日本军国主义者,尤其是其战争策源地,日本军部的构想,他们制定了丧心病狂的决号作战。这些飞机来自日本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他们已经彻底放弃生存,只打算拼死一战了。

二战被人忽视的四号坦克歼击车,1944年卡昂城外围坦克歼击战

说到二战时期德军的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著名三号G型坦克歼击车,三号歼击车在二战时期确实是德军最高效的反坦克机动力量,单单一个667坦克歼击营,在1941年到1943年时就创造了击毁苏军坦克800辆左右的传奇战绩而自身的损失才200辆左右这还是包含可维修的三号歼击车的数据,完全被苏军击毁的数量恐怕还不足百辆。而667坦克歼击营只有在1944年白俄罗斯战役中团灭过一次。

二战中的英国空降部队单兵装备,自行车摩托和吉普,比美军还齐全

也许是二战中和自己并肩作战的美军空降部队战绩过于突出,也许是战后美国好莱坞对美军空降部队的宣传效应,似乎让人们淡忘了在二战中和美军空降部队一起并肩作战的英国空降部队。而这篇帖子将大家的目光转到这支在西线各大战场表现不俗的英国空降部队并展示他们一些不同于美军的特有装备。

作战形同 ... ,闹出了无数笑话的日本伞兵,上了战场是怎么样的?

二战中的日本伞兵,被称为技战术水平最差的伞兵和二战中最糟糕的伞兵部队。为加快作战进程,日本海军在万雅老登陆战,首次进行了大规模空降作战。1942年1月10日,担任空降作战的海军陆战队的伞兵突击队指挥官侯立鸟大佐和掘内丰丘中佐率领各中队的中队长乘坐飞机在空中对万雅老进行了侦查。根据他们的侦查结果和潜艇报告,日军司令部决定派出伞兵进行空降作战。次日清晨,日本伞兵340人分乘30架运输机从菲律宾起飞,准备空降。

美军潜艇另类任务:秘密运送高官,外加20吨金银,救出老布什

但对于美国海狼级潜艇的士兵们来说,1942年一月的傍晚,他们没能看到美丽的蓝色,他们的潜艇潜伏在海湾的底部,等到夜幕降临后,他们才能浮出水面。晚上7点半,潜艇中校弗雷德里克发出命令,潜艇打破平静的水域,小心翼翼地驶向南码头。当海狼安全地停泊时,机组人员开始转移物资,包括将36吨防空炮炮弹搬到岛上,供驻军使用。虽然珍珠港事件仅过了一个月,这已是海狼的第三次巡逻。

美国P61全球仅剩2架,其中1架藏在中国,拿2架F14都不换

美国的P-61黑寡妇战斗机就是其中之一,这款战机曾驰骋二战各大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到现在全球就只剩下两架了,还全都不能用收藏在了博物馆里。不同的是一架是在老美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另一架则是在中国的中国北京航空博物馆。原来中国作为二战时期的一处大型战场,在抗日期间P-61战机和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凭借其四挺12.7MM机枪和四门20MM机炮的火力配置,再加上能携带的三吨航空炸弹,为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战美军的步兵师装备,比日军强太多了

美军步兵连编制193人,3个步兵排加上1个兵器排构成。1个步兵排3个班,1个班12人,10支M1半自动...,一挺BAR机枪,一只狙击枪。师属炮兵:包括3个105mm榴弹炮营、1个155mm榴弹炮营、1个司令部连和1个炮兵勤务连,装备155mm榴弹炮12门,105mm榴弹炮36门。计全师官兵1.5万余人,武器装备:榴弹炮70门,迫击炮145门,反坦克炮93门,火箭筒663具,机枪950挺,坦克76辆,装甲车辆49辆,其它车辆1560辆。

野兽最后的疯狂:冲绳战役简史

冲绳是日本南方的屏障壁垒,号称日本的「”国门”,是二战期间日军构建的「”内防御圈”上重要的防御支撑点。1945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日军不断退却收缩至「”内防御圈”。日军在战争初期的制空权、制海权被大幅削弱,与此同时日本国内资源供应也日渐空虚,导致日军作战补给愈发困难,战败似乎已是定局,然而东京大本营却并不想就此认输。日军决定固守冲绳,作垂死一搏。1937年4月,日本的燃料油储备为二千

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是被冬季打败的吗?不全是,苏军实力今非昔比

1941年底的苏德战场,一场140年未遇的寒流将莫斯科郊外的德军彻底「”制服”,士兵大量非战斗减员,飞机、坦克、大炮均不适应这样的天气,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终于在苏军的大反攻下,溃败了200公里,损失了100多万兵力。1942年,不服气的希特勒亲自挂帅,发动夏季攻势,旨在冬季来临前一举解决苏德战争。为了体现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的指挥部迁往靠近前线的乌克兰。然而,这次他们依然在冬季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