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

成语摧枯拉朽的主人公是谁 摧枯拉朽有啥典故

成语摧枯拉朽的意思是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摧枯拉朽有啥历史典故?>成语摧枯拉朽的主人公是甘卓。成语摧枯拉朽的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成语摧枯拉朽的典故>永昌元年,大将军王敦于武昌以诛刘隗之名起兵进攻建康,并派人通知甘卓,请甘卓与他同行。王敦及后再命孙双回报,更以公爵之位引诱,但甘卓仍然没有前往。

公元229年 孙权称帝

吴黄武八年(229)四月十三日,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孙权自建安五年(200)继其兄孙策的事业,便成为江东一方之主。魏、蜀相继称帝以后,孙权因迫于形势,曲意事魏。本年四月,孙权终于在武昌南郊即皇帝位。因夏口(今湖北武汉)、武昌(今湖北鄂城)都传言黄龙、凤凰出现,于是...

【毛宝放龟】的意思是什么?【毛宝放龟】是什么意思?

【毛宝放龟】的意思是什么?【毛宝放龟】是什么意思? 【毛宝放龟】的意思是:★「毛宝放龟」在《汉语大词典》第8989页 第6卷 1006★「毛宝放龟」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毛宝放龟(毛宝放龟,毛宝放龟) 1.    《晋书•毛宝传》...

成语典故_成语摧枯拉朽的主人公是谁?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

  摧枯拉朽出处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 枯拉朽。   摧枯拉朽释义   枯:干枯的草;朽:朽烂的树。摧枯拉 朽,比喻敌人或事物很容易摧毁。   摧枯拉朽典故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镇东大将军、江州刺史王敦起兵反对朝廷。...

太平天国失败后女兵沦为清军 ***

 太平天国失败后女兵沦为清军 ***   1864年天京城破、大队清兵杀向天王府时,这些女兵还以宗教徒特有的狂热,自焚而死,而那些来不及寻死的女兵们自然成了这些饥渴的士兵们的 *** 。  太平天国提倡“男女平等”。洪秀全宣称:&ldq...

三千女兵为洪秀全自焚身亡的残忍真相

 三千女兵为洪秀全自焚身亡的残忍真相  太平天国的女兵孤独地守卫着天王府,成了历史最无情的牺牲。1864年天京城破、大队清兵杀向天王府时,这些女兵自焚而死。  1856年,三千名来自广西的妇女,挡在了杀红眼的“北王”韦昌辉前,为&ldq...

王敦简介 东晋时期丞相王导之堂兄王敦生平

王敦以兄王含为元帅,使钱凤等率兵三万攻建康,明帝亲率六军抗拒。)立身乱局王敦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后任太子舍人。王敦此时劝王彦响应,最终齐王击败司马伦,王彦亦获功勋。司马越后来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潘滔认为让王敦到外偏远地会令他肆意妄为,成为无法制约的地方豪强。

陶侃简介 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长沙郡公陶侃生平

>出身贫寒,初为县吏,后至郡守。建兴元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郡公。>他一生东征西讨,稳定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其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又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因此为人所称道。是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撰有《集》二卷。

朱元璋3次亲征“大汉国”武昌围城战与陈理投降――1364年

>>大约经过半个月的休养生息,到了九月十六日,朱元璋再次集结队伍,统帅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和胡廷瑞等将领,带领一大批将士,开始第二次亲征“大汉国”。二月初一,在做了一些简单准备后,他开始了第三次亲征“大汉国”。老罗说起了朱元璋,说起了他的劝降优惠政策及其诺言,陈理最终被说动了,答应投降。朱元璋十分“仁慈”地上前扶起陈理,接受了投降。历时6个月的武昌围城战至此结束。

揭秘:南明政权的灭亡之因

南京的弘光政权为了抵抗东进的左良玉,将江淮一带的大部分兵力抽调至南京的西边,只是江淮一带的防御力量十分空虚。北方的清军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迅速南下一举瓦解了弘光政权。虽然说弘光王朝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左良玉的叛乱是导致南明弘光政权的直接原因。袁继咸三次跳入长江自杀,均被救起没有成功。南明所依靠的江淮四镇中的高杰、刘良佐、刘泽清三镇投降清军,共投降士兵23万8千人。